● 你楚啥
老包,大名包贻清。包姓在随县均川是一个古老的姓氏。
老包的家在随县均川镇龙泉村。
这个村庄和众多的大洪山区其他山村一样,山青水秀,但都面临着村庄人口慢慢减少的现实。
青壮年都去了城市,农村只留下了老年人。
老包在上世纪90年代曾当过村支书,还学过简易的技术测量,在村里是一个聪明能干人。
如今他的三个子女都在外面成家立业,都不愿呆在老家农村。但老包喜欢这里的一切,城里的生活他并不喜欢。
老包认为,这是他祖祖辈辈住过的地方,还是住在这儿舒服一些,尽管几间土坯房,几件破电器,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子女们都愿意出钱将他的土坯房改造一下,怕不安全,但老包已习惯了这一切,执拗地坚守。
上世纪90年代,农村交通很不发达,老包出门要翻一座山,购物卖粮很不方便。老包不服气,下决心打通一条通往山外的便捷路。经过测量,老包认为只需要在屋后山上打通一条约80米的隧道就行了。
老伴和子女们都反对,但经不住他的坚持。老包年轻时在水利上学过一些简易测量技术,经过他的一阵捣鼓,打了几个桩,牵了几根线,这工程就上马了。
当时没有风钻机等现代机械,只有少许炸药作辅助,但老包舍不得花钱买,用得很少,基本依靠人工开挖。
老包率领老伴和子女硬是花了三年多时间打通了隧道,和当初他的设计丝毫不差,不多费一点工时,这让老包很是自豪。
隧道通了之后,方便了周边30多户村民出行,节省路程近3公里。老包一家出行也方便多了。
今年,老包70多了,就是耳朵有点背,身体尚好,只是老伴患了严重的类风湿,躺在床上,不能行动好几年了,全靠老包照顾。
但老包很乐观,家里收拾得清清爽爽。
门前菜地,架下种瓜,房后喂鸡和猪。还种了椴木香菇,一切都是自给自足。
老包被评为随州楷模。不少领导和记者都来慰问和鼓励,老包很淡然。老包是千千万万中国农民的缩影,他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
老包也属于聪明勤奋的中国农民,有很多民间的智慧。同行看望的人相互交流,感叹:若我们生于此,我们又若老包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