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90323期 >> 第A3版:理论
强化责任真抓实干 实现“户脱贫村出列”

              刘青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横下一条心来抓。要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
  近几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结合村情、民情,强化目标责任,坚持精准扶贫到户,产业扶贫到人,狠抓每一个项目落地生根,落实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调动每一个贫困户的积极性,依靠每一项措施保障,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贫困人口提前脱贫致富奔小康,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

         筑牢战斗堡垒 聚力脱贫攻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曾都区洛阳镇邱畈村有67名党员,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一是党建引领促脱贫。每年开好“三个会”把脉问诊。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凝心聚力;召开党员代表会广开言路,梳理党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方面的意见建议;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寻计问策,重点总结和了解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路上的好典型、好办法,以及生产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凝聚共识促脱贫。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精准扶贫为抓手,带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三是完善阵地促脱贫。2018年,针对我村无便民服务大厅的现状,投入资金20万元,新建便民服务中心和党员活动中心,群众办事便利快捷,计生、医保、证照均可在网上办理,为在外打工人员省时、省钱。

        坚持发展产业 增强“造血”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依托产业发展形成摆脱贫困的“造血”机制,拓宽扶贫工作覆盖面,可以让更多贫困群众受益。
  2013年,邱畈村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有153户贫困户,505个贫困人口。深居大山深处如何脱贫,成了挠头皮的事。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怎样发展产业?发展什么产业?群众最有发言权。经过调查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邱畈坐拥9000亩山场栎木资源,当地有20多年种香菇的经验,只是单家独户种菇过程中,技术操作不到位,常有失败的个例,影响了群众种菇的积极性。村“两委会”利用“有形的手”统筹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探索多种产业帮扶模式。一是投入110余万元建起了机械化袋料香菇生产加工厂,规避了种菇户粉料、装袋、灭菌、点种,养菌的风险,为28个贫困人安排了就业岗位,人年均工资收入2万元以上;建香菇大棚44个,规避了种菇管理的风险,帮助27户种香菇脱贫。二是发展传统产业,投入20万元帮助24户养黑土猪脱贫。投入40万元帮助38户养鸡、鸭、虾、蜂等脱贫,户平年获纯收入在2万元以上。逐步形成了“一主两特三辅”(香菇种植为主导,黑土猪和小龙虾特色养殖,银杏叶、鸡鸭和土蜂为辅助)的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注重项目建设 打牢脱贫根基
  扶贫攻坚离不开项目建设,用项目建设打牢脱贫根基才是长远之计。一是硬化通组通湾路。近几年,村拿出配套资金120余万元,先后完成15处路段、总长近13公里的通组、通湾公路建设。二是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配套项目资金50万元,完成30口当家堰塘的硬化整修和清淤工程。三是抓乡村建设。按照“四化”标准,稳步推进黄畈居民点和邱畈村居民点建设。统一规划建设,统一路边亮化,投入13万元安装太阳能灯23盏。统一门前绿化。投入资金20万元,建设花坛30余处、2300平方米,种植各类花木4600余株。统一河道美化。投入资金46万元,修建拦河坝6处。投入资金近80万元,建水毁大桥一座。四是开展洁美家园行动,投入20万元,建立旅游厕所2个、居民点公厕3个。以“齐动手、扫干净、摆整齐”为抓手,建设洁美家园。做到设施、人员、制度、机制“四保障”,先后投入资金20余万元,购买垃圾清运车一台,购置垃圾桶160个,常年配备4人专业保洁队伍,以乡村环境综合整治“雷霆行动”“秋风行动”为契机,完善环卫考核管理机制,推行居民点环境卫生标准化试点建设,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村民洁美家园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五是抓光伏发电建设。年增加收入3万元。六是抓安全饮水建设。投入安全饮水资金27万元,解决了87人健康饮水问题。七是抓生态建设。严格禁止秸秆焚烧。严格落实河长制和库长制,关闭水库网箱养殖场。严格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面积达9000余亩,使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正是这些项目的成功建设,搭建了致富平台,增强了脱贫的造血功能、解决了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的长远之计。我村也因此先后被省有关部门授予“宜居村庄”、“生态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绿色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18年3月,邱畈村经过省、市扶贫部门考核验收,各项指标均达到“户脱贫、村出列”的标准。实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落的总目标。
  如今,走进邱畈村,山清水秀风光美,人面桃花喜洋洋。富有现代生活气息,优美整洁的村容村貌,带给人们走进自然,回归故里的亲切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作者系曾都区洛阳镇邱畈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强化责任真抓实干 实现“户脱贫村出列”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理论】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