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当前位置:20190611期 >> 第A1版:要闻
稻蛙共作富农家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毛传荣通讯员刘冬瞿哲
  6月4日,广水市李店镇熊冲村稻蛙种养基地,平坦的土地上“镶嵌”着一方方水塘,水塘周边,白色纱网围得密密实实。
  “蝌蚪很脆弱,围网能防止飞鸟捕食。”基地负责人熊幼生介绍。
  熊幼生早年在东莞工作,10余年间,逐步创办了自己的企业。2017年,熊幼生返乡流转土地1000余亩,重点发展稻蛙共作。“黑斑青蛙浑身是‘宝’,商业价值很高,蛙肉补元气治脾虚,蛙油可延缓机体衰老。”熊幼生介绍,基地里约有70亩土地种养稻蛙,今年3月开始投苗,共投放了750万尾。
  首次喂养,熊幼生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懈怠。“黑斑青蛙对养殖环境要求很严。”熊幼生介绍,熊冲村属丘陵地带,基地养殖引用山上流水,并采用白石灰进行消毒,确保水域环境良好。同时,基地与湖北盈国丰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有购销协议,由盈国丰成公司提供优质蛙苗,并全程进行免费技术指导。“目前,基地黑斑青蛙蛙苗损耗率约20%,亩产量预计能达3000斤,每亩纯利润超4000元。”熊幼生说。
  黑斑青蛙养殖迎来“开门红”,不仅源于优良的生态环境,还得益于生态养殖的理念。为提高黑斑青蛙品质,去年,熊幼生基地种植的水稻坚持不施肥、不打农药,导致水稻亩产量直线下降约300斤,亏损10余万元。“今年会变个样。”熊幼生介绍,稻蛙共作,蛙吃害虫,稻供阴凉,既能减少稻田病虫害,又提高蛙类成活率,产业叠加效应明显,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一方产业带富一方人。熊冲村里青壮年大部分常年在外务工,土地抛荒严重。基地落户后,盘活“闲置资源”,也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长期在基地工作的有10余人,旺季时有20多人,大部分是贫困户,一天工资100元至120元。”熊幼生介绍。
  六旬老人张诗贵是熊冲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女儿外嫁,妻子常年卧病在床,一家人生活拮据。今年3月,张诗贵到基地工作,负责照看蛙塘、喂养蛙苗。“工作轻松,每月工资有2000多元,比在家种地强。”张诗贵高兴地说。正忙着给蝌蚪喂饲料的姚店村人李木生接过话茬,连连感叹:“我们不仅住上了扶贫安置房,还在家找到了工作,这样的事过去想都不敢想。”
  “下一步,基地计划自主培育蛙苗,由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管理,开发黑斑青蛙的各类休闲食品,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谈及未来,熊幼生满怀信心。

更多>>  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稻蛙共作富农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