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20日
让财政预算在阳光下运行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刘强
如何构建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并以其为手段实现全面规范的现代预算制度建设?近年来,曾都区财政局按照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有关要求,坚持“开源、节流、提效”,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公开模式,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搭建网上公开平台。预决算公开工作是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的重要举措。曾都区进一步完善预算决算公开制度,建立健全预算决算公开监督检查动态监督机制,积极打造阳光财政。不断加强对预决算公开的统一领导和全面推进,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设立统一的预决算公开专栏,在人代会批准预算报告,人大常委会批准预算执行报告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按功能和经济分类全部公开。并督促66家预、决算公开部门按照统一的表式、规范的内容、完整的表格,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全部公开到位,网上公开率达到100%。
财政数据信息共享。曾都区财政局把信息化工作“重心前移”,适时编制预决算数据资源共享目录,建立资源数据共享动态更新机制,对内容进行动态管理。并为预算部门搭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引导式操作平台,实现预决算网络化、电子化、规范化管理,并将绩效管理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无缝对接,信息共享。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各项财政应用系统和各类财政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管理,适应各类财政应用系统的更新及扩展,使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集中支付、财务核算、统一账户等工作流程环环相扣,业务信息透明共享,满足财政专项资金全流程可追溯、减少各环节自由裁量权等管理要求,形成覆盖全部财政性资金,辐射所有预算单位的一体化格局。
监督检查成为常态。曾都区财政局积极落实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制度,加强预算单位财政监督管理,防范财政资金支付风险,充分发挥动态监控的威慑、警示、纠偏、规范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建立健全预决算公开常态化监督保障机制,成立预决算公开专项检查小组,检查内容涵盖及时性、完整性、细化程度、公开方式等4大项25小项检查内容,检查覆盖面100%,以此保障公开达标率100%。
如何构建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并以其为手段实现全面规范的现代预算制度建设?近年来,曾都区财政局按照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有关要求,坚持“开源、节流、提效”,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公开模式,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特别是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搭建网上公开平台。预决算公开工作是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的重要举措。曾都区进一步完善预算决算公开制度,建立健全预算决算公开监督检查动态监督机制,积极打造阳光财政。不断加强对预决算公开的统一领导和全面推进,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设立统一的预决算公开专栏,在人代会批准预算报告,人大常委会批准预算执行报告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按功能和经济分类全部公开。并督促66家预、决算公开部门按照统一的表式、规范的内容、完整的表格,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全部公开到位,网上公开率达到100%。
财政数据信息共享。曾都区财政局把信息化工作“重心前移”,适时编制预决算数据资源共享目录,建立资源数据共享动态更新机制,对内容进行动态管理。并为预算部门搭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引导式操作平台,实现预决算网络化、电子化、规范化管理,并将绩效管理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无缝对接,信息共享。与此同时,切实加强各项财政应用系统和各类财政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管理,适应各类财政应用系统的更新及扩展,使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集中支付、财务核算、统一账户等工作流程环环相扣,业务信息透明共享,满足财政专项资金全流程可追溯、减少各环节自由裁量权等管理要求,形成覆盖全部财政性资金,辐射所有预算单位的一体化格局。
监督检查成为常态。曾都区财政局积极落实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制度,加强预算单位财政监督管理,防范财政资金支付风险,充分发挥动态监控的威慑、警示、纠偏、规范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建立健全预决算公开常态化监督保障机制,成立预决算公开专项检查小组,检查内容涵盖及时性、完整性、细化程度、公开方式等4大项25小项检查内容,检查覆盖面100%,以此保障公开达标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