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1年03月06日
战地办学育栋梁
——追忆解放战争时期江汉公学校长郑绍文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流

 
  3月3日,随县洪山镇双河学校,正是下课时间,沐浴着温暖阳光,学生们嬉笑打闹,朝气蓬勃。教学楼与学生宿舍之间,江汉公学纪念碑静静伫立。
  这里是江汉公学旧址所在,解放战争时期,千余名军政干部从这里奔赴各地,献身革命事业。
  据史料记载,1947年12月,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晋冀鲁豫野战军12纵队和中原独立旅在黄安县(今红安)合并,组成江汉军区,同时成立汉江区党委、行署。不久,江汉解放区领导机关来到大洪山茅茨畈、双河一带,区党委、行署及军区司、政两部驻进了双河周家大湾。1948年2月,江汉公学在双河筹建,3月初开学,校长由江汉行署主任、江汉军区副政委郑绍文担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随县洪山镇周家湾村,寻访这位革命先辈的足迹。
  郑绍文,1905年出生于四川省潼南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早年求学于北京农业大学,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
  根据刘邓的指示,江汉军区肩负着“消灭敌人,土地改革”的使命从黄安出发,所向披靡。打入随县以后,针对柳林店一带出现违反土改政策、急性土改、乱打乱杀的现象,郑绍文提出了“正确执行中央的土改政策,应当纠正过急过左的土改工作”的意见。不久,《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任弼时所写的《土改中的政策问题》一文。文章见报的当天夜里,军区、区党委就向各地传达了文章的精神,及时制止了乱打乱杀的现象。1948年4月,为了总结急性土改的经验教训,彻底纠正“左”的错误,江汉区党委在双河召开会议,决定以军区和行署名义发布一个“联合”布告,布告是郑绍文根据1944年李先念同志的“外围区工作指示”写的,布告指出,即使是富农、地主,只要为我军工作,也可算作本军人员,一律加以保护。布告发出后,离家出走的富农地主纷纷归来,工商业日渐兴旺,军队和地方的同志也心情舒畅。
  郑绍文一向强调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提倡要把知识分子争取到革命队伍里来,扩大干部队伍,提高干部素质,适应革命形势大发展的需要。1948年3月,江汉解放区培训干部的基地“江汉公学”开学。郑绍文除运筹江汉军政大事外,还每期亲自授课,给学员讲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组织学员参加群众运动和劳动锻炼,培养学员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和劳动观点。他通过现身说法和循循善诱,将一大批有一定抱负的知识分子培养为革命干部。到1949年7月,江汉公学共办了4期,培养出1200多名党的干部,解决了当时干部不足的问题。
  当时郑绍文虽身兼要职,能征善战,功劳显著,却自我要求非常严格,过着清贫的生活。周家湾村老人回忆,当年他穿的是用柳树皮染绿的土布军装,破了烂了,就请乡亲帮他缝缝补补;从地主家缴来的一块大牌匾,下面垫上砖头,就是他的办公桌。对老百姓,他关爱有加,新中国成立前夕,江汉军区离开双河,周家大湾全体村民挥泪送别郑绍文及他的战友。
  新中国成立后,郑绍文历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秘书长、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长、司法部副部长。1979年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成员。1984年中央批准他享受正部级待遇。他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1993年10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