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1年10月13日
师德,教书育人的必修课
  向荔枝
  孔子说过:“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爱因斯坦也说过:“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老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师德都十分重要。
  师德,是启蒙的烛光,它照亮了学生进步的方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奉献自己,照亮学生,而其道德启蒙作用最重要。第一,启迪智慧。良好的道德是智慧的高级表现形式,教师用高尚的师德给学生创造心理安全的环境,学生的智慧之门才会徐徐开启。第二,启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德高尚的老师,会以宽容的心态启发学生的兴趣,并对兴趣背后求知若渴的幼苗予以呵护。第三,启示责任。课内,大家学责任——从《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孩子们学会了帮助他人;从《我不是最弱小的》中,孩子们懂得了自立自强;从水资源讲解中,孩子知道了节约用水。课外,大家担责任——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责任田,从书长、地面长、桌椅长到厕所长等等,收获的是图书角整洁了、地面干净了、桌椅整齐了、白板不再浪费电了……道德教育,在孩子们边学边做中开花结果。
  师德,是守护的翅膀,它撑起了教师职责的重量。首先,坚守使命。我的一位恩师,患了肝癌仍坚守岗位。他去世后,我去守灵时听说,每次老师犯病的时候,都会一手撑着腰,一手还在黑板上写字,直到最后……其次,关爱学生。那位老师离开我们已经十二个年头,可是他对学生的关爱始终启发着我,我要把这种关爱传递下去。哪个孩子今天感冒了,今天咳嗽了,今天肚子疼……我都会关注回应。还有,保护个性。每一朵小花对土壤、阳光、养分的需求都是不同的。种花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同理,教育学生就得因生制宜,因材施教。
  师德,是沟通的桥梁,它实现了社会信任的期望。第一,以师德增进信任。家长眼里有光、心里有称、口里有碑,教师对待孩子的善言暖行,家长都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笑在嘴里。教师做到率先垂范,全心全意,家长就能安心托付,满心满意,教育事业才能赢得信任,春风得意。第二,以师德化解矛盾。一次,某同学被撞断锁骨,我及时联系双方家长,从中调解。庆幸的是,平时的辛勤付出打好了沟通的基础,双方家长都信任我,没在校扯皮闹事。我也及时与领导和同事沟通,大家共同化解,事情圆满解决。再次,以师德促进学习。这次事故让我对撞人的同学了解更深了:表面上他是个爱打人的小霸王,实际上却是个长期遭受家暴的可怜娃。趁热打铁,我深入家庭,劝其父亲停止打骂孩子并学会关爱孩子。渐渐地,孩子变阳光了。他父亲很欣慰,表示会继续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我更欣慰,在我的影响下,孩子、家长都在学习和成长。
  师德,是修养的明镜,它树立了自我学习的榜样。教然后知困,在知识时代,学生可能在某一知识细节上分分钟超过老师,我们该怎么办呢?毫无疑问,学习,学习,再学习!第一,向同行学习,我们白云湖学校的优秀老师非常多,我可以学习他们如何赞美学生,怎么关爱学生;学习他们的幽默风趣,沉稳大气……第二,向家长学习,学习如何养育孩子,博采众长;第三,向学生学习,学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向书本中的道德楷模学习,等等。
  总而言之,师德极为重要,它是教师立德树人的立身之本,教书育人的必修之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啃知识存量和历史功绩的老本会让我们变得封闭、昏暗、低迷;而与时俱进、砥砺前行、勤修师德则会让我们变得开放、明亮、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