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17日
传稳接力棒,守住文化记忆
——我市国家级“非遗”保护与传承探访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陈云 见习记者 赵慧林 通讯员 张亚捷 

  7月28日,随州花鼓艺术剧院创作的历史题材大戏《随国金声》受邀在襄阳演出,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获得业内专家的高度肯定。(随州日报全媒记者陈云摄) 

  三伏天,城区神农大剧院内,一束灯光打在偌大的舞台上。67岁的“老花鼓戏人”何相安叉着腰,教两名学生反复练习平转、虎跳等基本功。有学生肯学,何相安高兴。
  在曾都区南郊街道椅子山村的曾侯乙编钟编磬文化有限公司基地,员工大都去西安安装编钟去了,青铜编钟制作大师项绍清带着数人留厂赶工。市场好,但人手不够,有些订单只能婉拒。业内人士表示,基地的规模与青铜编钟、曾随文化这些文化名片的重要地位是不相匹配的。
  “非遗”的魅力源于悠久历史,“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传承创新。
  随州大地上的国家级“非遗”,如何稳定传承?如何守住城市记忆?近日,随州日报全媒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访——
   在创新中传承,传统文化展现当代价值
  在我市众多文化遗存中,炎帝神农传说、炎帝祭典、随州花鼓戏、青铜器(青铜编钟)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古老“非遗”从时光深处走来,与神韵随州相映生辉。
  在随州,拜谒炎帝的祭典始于南北朝,盛于明、清,民祭官祭并存。2009年以来,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连续15年在随成功举办,打造国家级祭祀典范——炎帝神农拜谒大典。每年众多炎黄子孙相约来随,共拜华夏人文始祖,凝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癸卯年寻根节,拜祖大典参考古籍后创新调整优化九项仪程。起鼓鸣钟、恭启圣门、点燃薪火、敬献花篮、香敬始祖、恭读颂文、共拜始祖、唱诵始祖、瞻仰圣像,以古礼古乐回归祭祀本源,炎黄子孙心潮澎湃。
  7月17日至21日,第四届湖北省(荆门)荆州花鼓戏艺术节举行,随州花鼓艺术剧院创排的《随国金声》精彩亮相。
  近年来,该剧院创作的《白银千两》《公路孝女》《不下马的将军》《不忘初心》等剧目先后获得多项省级以上殊荣,受到省市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剧院院长何敬国说:“在文化消费市场多元化的今天,为了吸引受众,我们注重紧跟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来创作剧本。”
  项绍清潜心钻研青铜器(青铜编钟)制作技艺40余年。这一技艺沿袭古法,以铜、锡为材料,按比例熔炼为青铜溶液,通过制模、结壳、浇铸、修整、校音等数十道工序制成铜钟编组悬挂。“以前制模具全靠手工雕刻,费时费力。从3年前开始,我们改为扫描绘图、3D打印出模型,生产效率大大提升。”项绍清介绍,“古代包裹模型的外壳,大多用陶泥,现在我们用高性能材料硅溶胶,质量更有保证。”该公司生产的青铜器、青铜编钟全国闻名,远销海内外。
  编绳上缀着一个可转动的圆形青铜小转盘,上面刻着“一个亿”字样,这个钥匙吊坠名为“赚个一亿”。这是曾侯乙编钟编磬公司的文创产品之一。今年3月,该公司在省博物馆内开设展销店,微型青铜编钟、系列文创产品非常受欢迎,月销数万元。
  调整优化九项仪程提升参与感,依据社会关注热点创作花鼓戏剧本,古代工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制作青铜编钟,迎合年轻群体设计文创产品……非遗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展现当代价值。
   陷“后继乏人”困局,缘何人才难招引留不住?
  光鲜的背后,也有隐忧。非遗传承,关键在人。而这,也是随州花鼓剧院最大的困扰。
  据了解,该剧院现有60余名专业演职人员。其中,40多名为平均年龄60岁的“老一辈”,17名为2017年定向培养的20岁左右的年轻一代。“人才断层。2015年创排《不下马的将军》时,主演请了外援,当时就感觉人员紧张。”何敬国说。
  这些年,面对外面主持、舞蹈等少儿培训机构伸出的橄榄枝,剧院的专业老师们全凭着对随州花鼓戏的一腔热爱,一一回绝了。
  意识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2017年,该剧院与随州技师学院联合办班,定向培养随州花鼓戏传承人。“当年54人报名,因为学不进、不适应等原因,部分学生转专业、退学了,最终37人毕业。如今留在剧院发展的只有17人。”何敬国坦言,“收入相对较低,人才留不住。”
  究其原因,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体制是关键。2012年,随州花鼓艺术剧院由事业单位改制为民办非企业,取消人员编制,但也不能市场化运营。“事实上,随着文化供给多元化,戏曲等全靠市场买单也是无法支撑的。”业内人士称。目前,市区文旅等部门每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补贴支持剧院保障创排新剧、人员工资等经费支出。
  同样受制于人才因素的,也有青铜器(青铜编钟)制作技艺的传承。作为这项“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项绍清先后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编钟乐器行业标准制定专家,获评“荆楚工匠”“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大师”等。但公司却难招专业对口的大学生。
   “青铜编钟制作技艺涉及材料学、冶金学、物理学、力学、声学等多学科。由于我们基地位于城郊村庄等原因,公司招不来专业大学生。大多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口传心授,加上长期实践的耳濡目染,培养传承人。”项绍清说。
  在曾侯乙编钟编磬公司厂房,从业近40年的校音师尹师傅正在利用专业设备锉磨编钟内壁特定部位,进行前期校音。“我们这儿最年轻的学徒小周也37岁了。这是个脏活累活,年轻大学生大多看不来,吃不了这个苦。”尹师傅说。
  除项绍清团队,以民间工艺大师黄金洲为核心技术人员的市古韵青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也是我市知名的青铜器(青铜编钟)复仿制企业。项绍清团队现有20多名技术人员,古韵青铜公司技术人员数量则更不理想。
   以更开放的姿态,让城市文脉绵绵永续
  不因当前的困难而停止接力棒的传递。今年6月,我市将随州技师学院定为随州花鼓戏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市文旅局每年拿出20万元保障经费,与随州花鼓艺术剧院和技师学院持续联合开办“非遗传承艺术班”。“力争招生不少于30人,今年秋季学期就要开班。学校负责文化课,剧院负责花鼓戏专业课,学生学费全免。”随州技师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学生毕业后则需在剧院工作5年,避免随州花鼓戏演员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如果学生中职毕业后想继续在该领域深造,市文旅局依然继续给予学费资助。”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学随州花鼓戏的这群孩子,都能以更高学历为将来发展打牢基础。随州花鼓戏在剧本创作、舞台搭建、唱念做打等方面,也需要专业力量来进一步提升。”
  为了不让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失传,项绍清运用数字化技术对编钟制作流程、校音技术工艺等进行全方位拍摄记录,建立了国内首套《青铜编钟制作技艺数据库》。另一方面,与武汉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合作共建科研教学基地,并联合省、市人社部门开办了数批“青铜编钟制作工艺培训班”,培养后备传承人。
  “我们着力加大宣传,招引人才,对肯学好学的学徒重点培养。”项绍清表示,将更注重延展青铜器产品的功能属性,使其兼具艺术性、文化性、实用性,加大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力度,推动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
  何敬国表示:“人才逐步充足后,剧院将在表演形式上进一步探索创新,改进作词、作曲,引进声光电等技术手段改进舞台布景,尝试推出年轻人更喜爱的花鼓歌舞、花鼓小品等。再利用新技术、新媒介,让‘非遗’踏上广泛传播的快车道。”

   让“非遗”焕发新活力
  “非遗”需要的绝不仅仅只是被列入名录、被保护,而应是被继承、被发展。
  每一项国家级“非遗”都蕴含着深厚久远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信息。炎帝神农开启了璀璨的华夏农耕文明,炎帝神农传说和炎帝祭典弘扬炎帝精神,砥砺奋进力量。有着170余年历史的随州花鼓戏,唱出了家乡的秀美风光、人间温暖和红色革命传统,弘扬了主流价值观。青铜器(青铜编钟)制作技艺,让2400多年前的金石之声穿越厚重的历史烟尘,再现千古绝响。
  只有扩大传承人群,加强“非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传承人素养,才能传好接稳接力棒。只有以更开放、更时尚的姿态,发掘古老“非遗”的青春模样,推动“非遗”焕发新活力,才能更好见证中华文明的绵延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