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12月21日
打造基层平安建设“主阵地”
随州日报通讯员 汪鑫
今年以来,曾都区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曾都”的目标,坚决把建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按照“实体、实战、实用”的建设思路,加强资源整合、部门融合、力量聚合,全面推进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切实把综治中心建设成为平安建设的“主阵地”、防控风险的“指挥部”、接单群众烦心事的“前哨站”。
坚持党政发力 高位推进综治中心建设
曾都区委、区政府把高标准建好用好综治中心作为平安建设的一号工程、政治工程与样板工程,区委主要负责人把综治中心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提出要把“曾都区综治中心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综治中心,打造‘枫桥经验’的曾都模板”的工作要求,并多次实地调研指导。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参与选址并统筹财政资金予以建设保障。区委政法委牵头召开现场会、推进会5次,印发工作提示10份,先后4次组织专班人员到绍兴、宜昌、武汉、襄阳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先进、正视自身问题,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快速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坚持实战导向 高标落实综治中心建设
锚定“做实区级、做强乡镇、做精村居”目标,全面统筹推进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实体化建设。
做实区级综治中心,构建“指挥大脑”。筹集专项建设资金500余万元,选址翻新重建原区总工会大楼,使用面积约1200平方米。目前,区综治中心主体结构加固施工阶段已完成。预计今年12月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做强镇(街道)级综治中心,筑牢基层阵地。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原则,整合设置群众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解、应急指挥研判调度、公共法律服务等功能室,实现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目前,洛阳镇、府河镇、何店镇、万店镇、西城街道、涢水街道自筹资金近600万元,已打造成综治中心示范点,其他镇(街道)综治中心示范点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做精村(社区)级综治中心,打通神经末梢。围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等,做实做细做精村(社区)级综治中心建设。目前,全区159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其中,南郊街道瓜园社区、西城街道双龙寺社区、洛阳镇邱畈村等33个村(社区)已完成综治中心示范点建设。
聚焦机制建设 提前谋划综治中心布局
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整合资源力量、多方联动、多元共治,打造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综治中心运行机制。
强化力量整合。坚持从实战出发,根据各级综治中心功能定位和实战需要,确定联动部门,明确职责任务,探索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变“单兵作战”为“兵团作战”、“单科门诊”为“专家会诊”,最大限度发挥整体联动优势。
强化风险防控。依托综治中心,健全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和“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拟出台制定《曾都区综治中心运行管理办法》《曾都区综治中心制度汇编》,建立各级综治中心和相关部门联调联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实现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规范运转流程。探索建立群众反映事项“受理、登记、研判、交办、调处、回访”工作流程,做到一窗受理、分类交办、联合处置,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解决在县域的工作目标。
今年以来,曾都区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曾都”的目标,坚决把建强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建设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按照“实体、实战、实用”的建设思路,加强资源整合、部门融合、力量聚合,全面推进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切实把综治中心建设成为平安建设的“主阵地”、防控风险的“指挥部”、接单群众烦心事的“前哨站”。
坚持党政发力 高位推进综治中心建设
曾都区委、区政府把高标准建好用好综治中心作为平安建设的一号工程、政治工程与样板工程,区委主要负责人把综治中心建设紧紧抓在手上,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提出要把“曾都区综治中心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综治中心,打造‘枫桥经验’的曾都模板”的工作要求,并多次实地调研指导。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参与选址并统筹财政资金予以建设保障。区委政法委牵头召开现场会、推进会5次,印发工作提示10份,先后4次组织专班人员到绍兴、宜昌、武汉、襄阳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学习先进、正视自身问题,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快速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坚持实战导向 高标落实综治中心建设
锚定“做实区级、做强乡镇、做精村居”目标,全面统筹推进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实体化建设。
做实区级综治中心,构建“指挥大脑”。筹集专项建设资金500余万元,选址翻新重建原区总工会大楼,使用面积约1200平方米。目前,区综治中心主体结构加固施工阶段已完成。预计今年12月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做强镇(街道)级综治中心,筑牢基层阵地。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原则,整合设置群众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解、应急指挥研判调度、公共法律服务等功能室,实现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目前,洛阳镇、府河镇、何店镇、万店镇、西城街道、涢水街道自筹资金近600万元,已打造成综治中心示范点,其他镇(街道)综治中心示范点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做精村(社区)级综治中心,打通神经末梢。围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等,做实做细做精村(社区)级综治中心建设。目前,全区159个村(社区)已全部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其中,南郊街道瓜园社区、西城街道双龙寺社区、洛阳镇邱畈村等33个村(社区)已完成综治中心示范点建设。
聚焦机制建设 提前谋划综治中心布局
针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整合资源力量、多方联动、多元共治,打造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充满活力的综治中心运行机制。
强化力量整合。坚持从实战出发,根据各级综治中心功能定位和实战需要,确定联动部门,明确职责任务,探索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变“单兵作战”为“兵团作战”、“单科门诊”为“专家会诊”,最大限度发挥整体联动优势。
强化风险防控。依托综治中心,健全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和“情指勤舆”一体化运行机制,拟出台制定《曾都区综治中心运行管理办法》《曾都区综治中心制度汇编》,建立各级综治中心和相关部门联调联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实现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规范运转流程。探索建立群众反映事项“受理、登记、研判、交办、调处、回访”工作流程,做到一窗受理、分类交办、联合处置,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解决在县域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