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8月06日
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听黄奇帆讲“双循环新格局和新质生产力”(三)
  神农风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传统的生产力发展主要靠资源、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这是相对粗放型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7月25日,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并指出了实施路径。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可以是“小打小闹”的细小改革,也可以是无中生有式的“从0到1”,新质生产力所包含的颠覆性创新必然属于后者。在黄奇帆看来,这种颠覆性创新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工具创新、要素创新。
  近年来,我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科创投入,推动高新企业量质并进、科创平台能级突破、技术攻关能力提升。2023年全市高企达234家,入库科小企业543家。聚焦专用汽车、应急装备、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氢能重卡、北斗导航高精度时钟器件、锂电池新材料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
  “看到发展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清制约随州发展的短板。如经济发展科技含量还不是很高、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科创服务链条不够完整、科创人才短缺等。”市科技局局长白玉涛表示,“要大力推进科技强市建设,加快实施高新企业倍增、成果转化畅通、创新平台提升、科技金融滴灌、领军人才示范、创新环境优化等‘六个工程’,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面向重点前沿的创新动力和能力。
  在创新的引领下,越来越多随州企业成为行业领跑者。泰晶科技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年来,正是通过不断攻克“卡脖子”领域技术难题,泰晶科技迈入全球行业第一方阵。该公司董事长喻信东表示,将始终把人才作为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改善自主研发装备和配套设施,面向北斗导航、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5G通信等战略新兴领域,加快核心电子元器件国产化进程。
  白玉涛说:“将围绕产业链补链、扩链、强链需求,推动市级科技项目支持方式变革,面向‘2236’主导产业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与创新要素,精准引导创新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揭榜制’成果转化对接,形成以用为导向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市经信局局长刘涛表示:“要围绕新经济、新产业,引进和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科技创新平台是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要支持引导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湖北省专汽研究院、随州武汉理工大学工业研究院、湖北省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公共创新平台作用,赋能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湖北省专汽研究院集聚优势资源,已为全市10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随州专汽、应急产业对高新技术需求旺盛,为企业提供规模化、高质量技术服务是研究院的工作重点,将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专汽产业创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该院院长助理、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李善德表示。
  曾都区邀请国内外应急救援领域的高水平机构,共同发起创立新型研发机构“随州安全应急研究院”,聚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着力打造应急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我们还将打造‘湖北氢能源商用车创新示范中心’,形成集市场开拓、科研协同、成果转化、产品创新于一体的创新平台,为创新链、供应链企业提供就地研发生产的协同创新空间。”曾都区委书记姜皓说。
  湖北犇星新材料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些年,每年投入研发经费1亿多元,进军新能源材料等方面的“无人区”。2022年成功转化武汉科技大学价值1.5亿元的技术成果,刷新全省技术交易单笔最高记录。该公司董事长戴百雄表示:“将通过创新引领,持续做强新能源电解液、正负极材料等产业链条,全力打造新能源电池‘链主’。”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坚持以用为导向,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创新政策,优化服务保障。白玉涛表示:“将推动产业技术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开放、包容、合作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积极吸纳高水平人才团队,打造产业创新桥头堡。常态化组织‘联百校、转千果’、企业高校‘双向走进’等对接活动,畅通企业与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渠道,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用好人才第一资源,以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人才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柔性引才理念,借力引智增强发展动能。”市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范邹表示,“将聚焦‘炎帝人才’计划,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继续实施柔性引才项目,常态化开展市校合作对接,吸引各类高端人才资源向随州聚集;通过随州高层次人才协会等载体,广泛凝聚人才智慧力量,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广水市委书记杨光胜表示:“将深化市校、企校合作,推进‘百名专家教授广水行’活动,争取博士服务团、科技副总、院士专家企业行等人才专项,争创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星创天地等平台,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营造重视创新、支持创新、投入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生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不断提升创新效能,更加有力支撑和引领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