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4月03日
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彭大兵 吴享东
法治同行促和谐,忠诚履职保稳定。
近年来,广水市司法局以“求实求新求作为、有序有力有亮点、提质提效提公信、创新创优创一流”理念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人民调解工作,不断破难题、补短板、出实招,为推动法治广水、平安广水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社区矫正医心疾
“杨峰(化名),你好,我是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请在20分钟内赶到司法所来。”对辖区内的社区矫正人员,该市基层司法所不定期与所管对象逐一进行点验、见面,有效防止了脱管和漏管现象发生。
社区矫正是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方式,对影响社会平安和谐稳定的社区矫正人员,是“推一推”,还是“拉一拉”?
“社区矫正人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特殊群体,‘推一推’,他们可能会自暴自弃,也可能是一颗随时都会引爆的炸弹,重新走上犯罪道路;而‘拉一拉’,就能帮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社会才会更和谐,大局才能更稳定!”广水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能告诉记者。
管得住教育好,才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最终目的。该局立足于根本,持续开展“业务大学习、隐患大排查、档案大清查、监管大创新、问题大整治、成效大提升”六大行动,围绕社区矫正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三化”建设目标,大力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和教育矫正,严防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降低重新犯罪率。社区服刑人员通过高墙之外的改造,均顺利回归社会。
安置帮教暖心窝
广水市司法局以“感受阳光 回报社会”为宗旨,以提高安置帮教工作质量为核心,以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为目标,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探索出了一套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帮教管理方式,有效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坚持以人文关怀实施帮教。该局不断创新“帮扶、帮教、帮困”三帮理念,坚持“教育、感化、转化”的方针,努力构建“共建、共管、共帮”大帮教格局,为帮教对象过渡就业、塑造心灵、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搭建有效平台,确保“接得到、管得住、服务好”。2024年,该市列管社区矫正对象690人,新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25人,解除矫正235人,矫正终止5人,解决安置帮教人员现实困难113人次。
建立结对帮教方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初入矫人员及在矫不服矫人员每月15日定期开展身份意识教育;对重点人员实行重点结对帮教,根据其个案化,分类实施矫正。近年来,共查找失联人员192人次,每年矫正实施率达100%。
创建“电子监管系统”,对所有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实行信息联网考勤,将大数据运用到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中。开辟“两类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绿色通道,建立18个就业安置基地,切实做到“接下来、扶上马、送一程”。
化解矛盾解心结
“同志,你们一定要给我作主,他想要敲诈我!”“哪个要敲诈你哟,明明是你撞坏了我的车,你不该赔钱啊!”3月3日上午,两名中年男子拉扯着来到十里司法所“讨说法”。
“不急,两位大哥,你们先坐下来,慢慢讲……”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倾听双方的要求和看法,一边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告知双方此次交通事故的严重性及最佳解决途径,帮助双方达成赔偿协议。一场因道路交通事故所引发的矛盾纠纷在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广水市,邻里关系、家庭纠纷时有发生,很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甚至导致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为此,广水市司法局积极实施排查调解联动机制,与公安、法院、检察院一起,开展协同合作,及时排除矛盾隐患,把可能出现的纠纷消除在萌芽阶段。
立足矛盾纠纷易发的领域,该局主动作为,锐意创新,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三调联动”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机制。在全市建立了18个行业专业性调委会,充实调解专家库,调处了大量涉及医疗、林业、土地、环境保护等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纠纷。
为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该局与广水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构建劳动人事争议纠纷“一站式”多元联调处置机制的意见》,全力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2024年,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排查矛盾纠纷3078件,化解矛盾纠纷2967件,其中重大疑难矛盾纠纷168件。
法治同行促和谐,忠诚履职保稳定。
近年来,广水市司法局以“求实求新求作为、有序有力有亮点、提质提效提公信、创新创优创一流”理念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人民调解工作,不断破难题、补短板、出实招,为推动法治广水、平安广水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社区矫正医心疾
“杨峰(化名),你好,我是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请在20分钟内赶到司法所来。”对辖区内的社区矫正人员,该市基层司法所不定期与所管对象逐一进行点验、见面,有效防止了脱管和漏管现象发生。
社区矫正是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方式,对影响社会平安和谐稳定的社区矫正人员,是“推一推”,还是“拉一拉”?
“社区矫正人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特殊群体,‘推一推’,他们可能会自暴自弃,也可能是一颗随时都会引爆的炸弹,重新走上犯罪道路;而‘拉一拉’,就能帮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社会才会更和谐,大局才能更稳定!”广水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能告诉记者。
管得住教育好,才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最终目的。该局立足于根本,持续开展“业务大学习、隐患大排查、档案大清查、监管大创新、问题大整治、成效大提升”六大行动,围绕社区矫正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三化”建设目标,大力加强社区服刑人员监管和教育矫正,严防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努力降低重新犯罪率。社区服刑人员通过高墙之外的改造,均顺利回归社会。
安置帮教暖心窝
广水市司法局以“感受阳光 回报社会”为宗旨,以提高安置帮教工作质量为核心,以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为目标,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探索出了一套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帮教管理方式,有效推进社区矫正工作。
坚持以人文关怀实施帮教。该局不断创新“帮扶、帮教、帮困”三帮理念,坚持“教育、感化、转化”的方针,努力构建“共建、共管、共帮”大帮教格局,为帮教对象过渡就业、塑造心灵、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搭建有效平台,确保“接得到、管得住、服务好”。2024年,该市列管社区矫正对象690人,新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25人,解除矫正235人,矫正终止5人,解决安置帮教人员现实困难113人次。
建立结对帮教方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初入矫人员及在矫不服矫人员每月15日定期开展身份意识教育;对重点人员实行重点结对帮教,根据其个案化,分类实施矫正。近年来,共查找失联人员192人次,每年矫正实施率达100%。
创建“电子监管系统”,对所有在册社区服刑人员实行信息联网考勤,将大数据运用到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中。开辟“两类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绿色通道,建立18个就业安置基地,切实做到“接下来、扶上马、送一程”。
化解矛盾解心结
“同志,你们一定要给我作主,他想要敲诈我!”“哪个要敲诈你哟,明明是你撞坏了我的车,你不该赔钱啊!”3月3日上午,两名中年男子拉扯着来到十里司法所“讨说法”。
“不急,两位大哥,你们先坐下来,慢慢讲……”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倾听双方的要求和看法,一边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告知双方此次交通事故的严重性及最佳解决途径,帮助双方达成赔偿协议。一场因道路交通事故所引发的矛盾纠纷在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广水市,邻里关系、家庭纠纷时有发生,很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矛盾激化,甚至导致民转刑案件的发生。为此,广水市司法局积极实施排查调解联动机制,与公安、法院、检察院一起,开展协同合作,及时排除矛盾隐患,把可能出现的纠纷消除在萌芽阶段。
立足矛盾纠纷易发的领域,该局主动作为,锐意创新,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三调联动”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机制。在全市建立了18个行业专业性调委会,充实调解专家库,调处了大量涉及医疗、林业、土地、环境保护等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纠纷。
为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该局与广水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构建劳动人事争议纠纷“一站式”多元联调处置机制的意见》,全力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2024年,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排查矛盾纠纷3078件,化解矛盾纠纷2967件,其中重大疑难矛盾纠纷16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