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10日
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肖振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与不断深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生动实践。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的重大举措,也是党永葆自我革命精神的鲜明体现。
一、自我革命精神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动力
从政治维度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的自我革命在作风领域的制度投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安排,深刻改变了中国。作为党内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八项规定将党性要求转化为具体行为规范。如改进调查研究时要求“轻车简从、减少陪同”,厉行勤俭节约时强调“过紧日子”,这些规定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约束,更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具象化表达。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共产党人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其创新之处在于把作风问题提升到政治高度,通过“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中央持续推进其制度化、常态化发展,陆续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具体规定,在实践中形成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它不仅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制度,更是党从思想到行动、从“关键少数”到“广大党员干部”的自我革命。
从历史维度看,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百年作风建设的经验结晶。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自我革命视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法宝。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延安整风运动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中央八项规定,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为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八项规定”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推动作风建设与时俱进。百年征程中,党始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积弊,以刮骨疗毒的决心革除沉疴,形成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政治品格。这种自我革命精神,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理论自觉,也是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回应时代课题、实现自我超越的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承和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既是百年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密码,也是以优良作风引领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保证。
从实践维度看,自我革命精神是破解作风顽疾的关键利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直面作风问题,通过一次次自剜腐肉式的整风肃纪,不断净化党的肌体、提升党的战斗力。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仅靠外部监督难以根除,必须依靠党自身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和制度化的自我净化机制。自我革命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瘴痼疾开刀,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通过常态化党性教育,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针对“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新特点,如“快递送礼”“隐蔽场所吃喝”“借培训考察名义公款旅游”等新动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建立“四风”问题月通报制度。2025年3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994起,其中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占查处问题总数的93.5%,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党自我革命的实践载体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从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接待、改进新闻报道等看似具体的“小事”破题,实则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顽疾,通过“小切口”撬动作风建设“大变革”,彰显了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治理能力的跃升。这一制度创新不仅重塑了党的政治生态,更在治国理政层面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革命实践之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其核心在于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自我革命,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体系。自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到2017年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再到党的二十大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部署,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一系列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配套的规章制度陆续出台,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这些制度并非一纸空文,而是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在实践中不断细化和完善,持续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让党员干部清楚知晓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从制度层面杜绝作风问题的滋生。
注重治理效能提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从“运动式整治”转向“常态化治理”。过去,针对作风问题的运动式整治在特定时期能取得一定成效,但往往具有阶段性和临时性特点,整治行动结束后,部分问题容易反弹回潮,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作风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根源,无法建立长效的预防和治理机制。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领了作风建设常态化治理路径,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确保规定落地;推进思想教育常态化,筑牢思想防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常态化治理,优化了作风建设的环境,显著提升了治理效能。
推动价值理念升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之所以能够大刀阔斧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根本底气和动力之源在于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刻体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从“会所中的歪风”到“基层的形式主义”,每一项整治都聚焦群众最关切的实际问题。八项规定增进了党和群众的血脉深情,据统计,94.9%的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成效表示满意,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三、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今年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的自我革命在新时代的深化拓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扎实开展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以学习研讨“深”为基础,筑牢思想根基。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选编》《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论述摘编》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文献,深刻领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意蕴,全面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内涵和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要义,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最高标准,而是基本要求”,这为党员干部划定了行为底线。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结合由风及腐典型案例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在专题研讨、深入交流、警示自省中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树牢宗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以查摆问题“准”为关键,精准施策整改。查摆问题不遮不掩,仔细对照党章党规,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进行“全面查”。通过“四不两直”调研、群众评议等方式,查找“政绩工程”“数据造假”“推诿扯皮”等问题。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深入查找“四风”问题的新表现。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确保问题查准查深,建立“四风”问题负面清单,为整改落实提供清晰靶向。
以集中整治“严”为保障,构建长效机制。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在系统整改、源头治理、力求根治上下真功夫。以“严”字当头推动“三个到位”:一是责任压实到位。建立“清单化”整改机制,对查摆出的问题逐项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二是监督执纪到位。整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督查督办等力量,开展“四风”问题专项督查,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严肃问责。三是制度固本到位。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建立健全“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监督问责—长效管理”的闭环机制,从根源上铲除“四风”滋生土壤。
以开门教育“实”为目标,走好群众路线。注重群众参与,把学习教育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开门纳谏听民声,接受群众监督批评,通过“12345”便民热线、“互联网+监督”平台畅通举报渠道,让群众参与作风建设全过程。效果评估问民意,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通过线上问卷、电话回访等方式,对整改事项进行“一事一评”,群众不满意的纳入“回头看”,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实践检验。立足岗位办实事,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突出群众满意度指标,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要发挥“头雁效应”,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以徙木立信之举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细化深化,是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唯有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才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引领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
(作者系随州市委党校网络教学管理科科长、副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与不断深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生动实践。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的重大举措,也是党永葆自我革命精神的鲜明体现。
一、自我革命精神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动力
从政治维度看,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党的自我革命在作风领域的制度投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安排,深刻改变了中国。作为党内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八项规定将党性要求转化为具体行为规范。如改进调查研究时要求“轻车简从、减少陪同”,厉行勤俭节约时强调“过紧日子”,这些规定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约束,更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具象化表达。中央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共产党人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其创新之处在于把作风问题提升到政治高度,通过“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中央持续推进其制度化、常态化发展,陆续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具体规定,在实践中形成更具普遍指导意义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它不仅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制度,更是党从思想到行动、从“关键少数”到“广大党员干部”的自我革命。
从历史维度看,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百年作风建设的经验结晶。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自我革命视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法宝。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延安整风运动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中央八项规定,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为动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八项规定”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弊,推动作风建设与时俱进。百年征程中,党始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积弊,以刮骨疗毒的决心革除沉疴,形成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政治品格。这种自我革命精神,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理论自觉,也是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回应时代课题、实现自我超越的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承和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既是百年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密码,也是以优良作风引领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保证。
从实践维度看,自我革命精神是破解作风顽疾的关键利器。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直面作风问题,通过一次次自剜腐肉式的整风肃纪,不断净化党的肌体、提升党的战斗力。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仅靠外部监督难以根除,必须依靠党自身刀刃向内的政治勇气和制度化的自我净化机制。自我革命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瘴痼疾开刀,从思想根源上解决问题,通过常态化党性教育,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针对“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新特点,如“快递送礼”“隐蔽场所吃喝”“借培训考察名义公款旅游”等新动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建立“四风”问题月通报制度。2025年3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6994起,其中乡科级及以下干部问题占查处问题总数的93.5%,释放出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党自我革命的实践载体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从精简会议活动、规范出访接待、改进新闻报道等看似具体的“小事”破题,实则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顽疾,通过“小切口”撬动作风建设“大变革”,彰显了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治理能力的跃升。这一制度创新不仅重塑了党的政治生态,更在治国理政层面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我革命实践之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其核心在于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自我革命,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制度体系。自2012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到2017年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再到党的二十大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出部署,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一系列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配套的规章制度陆续出台,形成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这些制度并非一纸空文,而是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中,在实践中不断细化和完善,持续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让党员干部清楚知晓哪些行为可为,哪些行为不可为,从制度层面杜绝作风问题的滋生。
注重治理效能提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从“运动式整治”转向“常态化治理”。过去,针对作风问题的运动式整治在特定时期能取得一定成效,但往往具有阶段性和临时性特点,整治行动结束后,部分问题容易反弹回潮,难以从根本上解决作风问题产生的深层次根源,无法建立长效的预防和治理机制。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领了作风建设常态化治理路径,通过强化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确保规定落地;推进思想教育常态化,筑牢思想防线。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常态化治理,优化了作风建设的环境,显著提升了治理效能。
推动价值理念升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之所以能够大刀阔斧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贯彻落实,根本底气和动力之源在于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刻体现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从“会所中的歪风”到“基层的形式主义”,每一项整治都聚焦群众最关切的实际问题。八项规定增进了党和群众的血脉深情,据统计,94.9%的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成效表示满意,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三、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今年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的自我革命在新时代的深化拓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扎实开展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以学习研讨“深”为基础,筑牢思想根基。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研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选编》《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论述摘编》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文献,深刻领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政治意蕴,全面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内涵和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要义,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八项规定不是最高标准,而是基本要求”,这为党员干部划定了行为底线。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结合由风及腐典型案例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在专题研讨、深入交流、警示自省中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树牢宗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以查摆问题“准”为关键,精准施策整改。查摆问题不遮不掩,仔细对照党章党规,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进行“全面查”。通过“四不两直”调研、群众评议等方式,查找“政绩工程”“数据造假”“推诿扯皮”等问题。通过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深入查找“四风”问题的新表现。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确保问题查准查深,建立“四风”问题负面清单,为整改落实提供清晰靶向。
以集中整治“严”为保障,构建长效机制。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在系统整改、源头治理、力求根治上下真功夫。以“严”字当头推动“三个到位”:一是责任压实到位。建立“清单化”整改机制,对查摆出的问题逐项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二是监督执纪到位。整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督查督办等力量,开展“四风”问题专项督查,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严肃问责。三是制度固本到位。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建立健全“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监督问责—长效管理”的闭环机制,从根源上铲除“四风”滋生土壤。
以开门教育“实”为目标,走好群众路线。注重群众参与,把学习教育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开门纳谏听民声,接受群众监督批评,通过“12345”便民热线、“互联网+监督”平台畅通举报渠道,让群众参与作风建设全过程。效果评估问民意,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通过线上问卷、电话回访等方式,对整改事项进行“一事一评”,群众不满意的纳入“回头看”,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实践检验。立足岗位办实事,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中突出群众满意度指标,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要发挥“头雁效应”,以身作则,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以徙木立信之举推动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细化深化,是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唯有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不断推进自我革命,才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引领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
(作者系随州市委党校网络教学管理科科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