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5月26日
“楚菜”之乡托起乡村振兴梦

杨家岗村全貌

杨家岗村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杨家岗村杨家湾一景

杨家岗村党支部书记杨帅观察蔬菜长势情况

杨家岗村乡叙角

杨家岗村文化活动

杨家岗村彭家湾新貌

杨家岗村和美乡村建设一角

杨家岗村“楚菜”基地
随州日报特约记者 吴财荣 通讯员 刘礼刚
阅读提示
2023年6月起,市委组织部从现任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评选认定了两批共80名市级兴村治社“明星书记”,推行导师帮带制,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和典型引路作用,促进了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收官之年,也是地级随州市成立25周年。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记录、讴歌兴村治社“明星书记”带领村(社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新成果新成就,进一步激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励主动担当作为,锻造坚强有力的“头雁方阵”,随州日报重磅推出“与兴村治社‘明星书记’面对面”专题访谈宣传活动,今天刊发的是广水市十里街道杨家岗村党支部书记杨帅专题访谈。
进入广水市十里画廊和美乡村示范片,沿“十蔡”线一路前行,越过宝林河,只见一个个蔬菜大棚排列整齐,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大棚内瓜果长势喜人,工人穿梭其间,一派忙碌,这是广水市十里街道杨家岗村的乡村景象。
村道路四通八达,村湾绿树环绕,庭院干净整洁,村民安居乐业,幸福溢于言表……一幅“产业兴、农民富、村庄美”的乡村画卷徐徐展现。5月中旬,记者来到杨家岗村,“解锁”该村的幸福“密码”。
党建“硬支撑”夯实战斗堡垒
“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开展村湾环境整治,建设和美乡村,让村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越来越近。”杨家岗村党支部书记杨帅告诉记者。
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32岁的在外经商能人杨帅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挑起了村级建设和发展的担子。
近年来,杨家岗村“两委”坚持以党建提质赋能,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突出抓干部强班子、抓党员强队伍、抓阵地强组织,把党支部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面积功能不齐全,村“两委”筹资30万元,建设“党员之家”,提档升级办公面积600平方米,广场刷黑1300平方米,建成集党群议事、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大大增强了服务功能。
“党支部每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党的新理念、新要求。村级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公益事业等重大决策,都是在党员、村民代表会议上决定。”党员方国海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始终将村“两委”班子建设抓在手中,对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压担子、搭台子、指路子,让其参与秸秆禁烧、志愿服务、矛盾化解、村级建设等工作。每逢“七一”等重要节日,开展困难党员、群众走访慰问活动,夯实村级发展基础。
产业“硬实力”发展集体经济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杨家岗村抓住鄂北水资源配置西水东送机遇,有了宝林河的“水支撑”,村集体大力实施有机蔬菜规模化种植。“楚菜”之乡成为杨家岗村的一张靓丽名片,为产业振兴增添了“动力源”。
2024年夏,为了村级长远发展,杨帅诚邀武汉市餐饮协会来村考察,洽谈蔬菜产业项目,与武汉市京膳坊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该项目采取订单销售模式,生产的有机蔬菜直供武汉市场。
栽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武汉市京膳坊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投资105万元,村集体投资45万元,77户村民自愿参股15.4万元,已建起大棚48个,以大棚+露天的方式,种植蔬菜近300亩,年生产绿色蔬菜150万斤,村集体和股农得到了分红。
目前,有意愿参股的农户达240户,“楚菜”基地总规划面积达500亩,计划建日光温室大棚122座,预计年产有机蔬菜260万斤,村集体年创收近百万元,村民可获得土地流转、就近务工、产业分红收入,年增收300多万元。
该村始终把产业当作兴村之本、富民之源。村集体自筹60多万元,争取项目资金近100万元,整合社会资金120多万元,用于产业融合发展。通过自主经营、合作入股,招引盘活等方式,现已形成蔬菜、草莓、葡萄、甜瓜、油茶、麦酒、甲鱼、王鸽“八大产业”格局。村集体腾出房屋与电商人才合作,发展订单农业+电商销售模式,把农副产品推向市场。
建设“硬保障”打造宜居家园
在乡村规划建设中,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抢抓十里画廊和美乡村建设示范片试点建设村机遇,全村5个村民小组先后完成整体改造,实现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净化,人居环境全面改善、村容村貌有效提升。
近年来,杨家岗村共改造高标准农田800亩,实现自来水户户通,村道路黑化率达90%,新建了综合文体广场、幸福食堂,安装污水管网,解决了黑臭水体、水毁及耕地与环境保护问题。
自“清洁家园”行动开展以来,村“两委”实行定路径、定片区、定责任、定标准、定效果“五定”工作法,每周五定为“清洁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拿出10%盈利作为经费保障,建立积分制、红黑榜奖惩机制,提高群众积极性,公益性岗位兜底,垃圾“日产日清”,村湾环境从“一时美”转变为“常态美”。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群众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角。在环境综合整治中,杨家湾群众共自发投工投劳160多个,捐款17万元;彭家湾群众主动拆除牛栏猪圈,乱搭乱建26处,栽种风景树,建设“乡叙角”,村湾旧貌换新颜;熊家湾发动群众参与环境改造,随州市美丽乡村观摩,给予高度评价。
治理“硬举措”提升人文环境
外修环境之美,内修人文之美。杨家岗村积极探索乡村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路径,坚持以文塑魂、以文化人,大力营造风尚美、风俗美、风气美治理氛围。
村“两委”组织村民划彩船、舞狮子,用乡愁乡韵凝聚民心;组织村民集体包粽子、过端午,干群关系日益融洽……,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村“两委”积极寻求支持,建成1100平米的综合文体广场,百姓大舞台、篮球场、足球场、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
今年的龙灯灯会百姓大舞台上,群众自编自导的节目轮番上演,评选出的美丽庭院、优秀党员、好婆媳等“最美杨家岗人”被配上绶带,台下座无虚席,掌声阵阵。
村里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办起了老年分校,开设智能手机、舞蹈、书法、声乐、文学、摄影、手工制作等10个班级,全村16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成为学员,他(她)们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其乐融融。
“和美乡村建设,不仅是人居环境美,更要重视村民的文明素养,提升人文环境。”杨帅告诉记者,杨家岗村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向好,共同营造文明、和谐、健康的乡村风貌。
干群携手,双向奔赴。如今,杨家岗村正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