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8日
党员沉下去 治理活起来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赵慧林 通讯员 代春辉
“晾衣杆装上了,再也不用把衣服挂在树上了!”8月22日,曾都区西城街道乌龙巷社区居民看着新增的公共晾晒杆,向曾都区委统战部下沉党员连连道谢。
今年以来,曾都区委直属机关工委以“党建引领、精准下沉、常态长效、共治共享”为目标,推动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用“常态化下沉”破解治理难题,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党员下沉,精准匹配是关键。区直单位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强化党员服务意识,摸清党员特长与社区需求,推动“人岗精准对接”。248名党员干部在居住地社区参选为民服务岗位,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矛盾调解员,把个人特长和专业优势融入社区治理。同时,建立“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党员)接单”模式,区直单位主要领导深入联系社区调研,57件待办实事实行清单化管理,目前已办结20件,实现服务供给和居民需求的“无缝对接”,为社区治理统筹了资源、解决了难题、凝聚了群众。
下沉党员的身影,活跃在社区治理一线。截至目前,区直单位与联系社区开展共建活动70场次,483次“清洁家园”行动让社区面貌焕新;146次宣传、校园值守等志愿服务,为居民生活添保障。涢水街道碧桂园小区南山叠翠片区邻里客厅微更新、南郊街道瓜园社区环境提升、八一社区车辆乱停乱放与排污管堵塞问题解决……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让群众的“操心事”变成“放心事”。
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活力持续迸发。如今的曾都,党员带头领办民生项目,群众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共建共治”氛围日益浓厚。曾都区委直属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创新治理模式,推动下沉工作从“阶段性”向“常态化”、从“任务式”向“主动式”转变,让党员下沉成为社区治理的“常驻力量”,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晾衣杆装上了,再也不用把衣服挂在树上了!”8月22日,曾都区西城街道乌龙巷社区居民看着新增的公共晾晒杆,向曾都区委统战部下沉党员连连道谢。
今年以来,曾都区委直属机关工委以“党建引领、精准下沉、常态长效、共治共享”为目标,推动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用“常态化下沉”破解治理难题,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党员下沉,精准匹配是关键。区直单位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强化党员服务意识,摸清党员特长与社区需求,推动“人岗精准对接”。248名党员干部在居住地社区参选为民服务岗位,化身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矛盾调解员,把个人特长和专业优势融入社区治理。同时,建立“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党员)接单”模式,区直单位主要领导深入联系社区调研,57件待办实事实行清单化管理,目前已办结20件,实现服务供给和居民需求的“无缝对接”,为社区治理统筹了资源、解决了难题、凝聚了群众。
下沉党员的身影,活跃在社区治理一线。截至目前,区直单位与联系社区开展共建活动70场次,483次“清洁家园”行动让社区面貌焕新;146次宣传、校园值守等志愿服务,为居民生活添保障。涢水街道碧桂园小区南山叠翠片区邻里客厅微更新、南郊街道瓜园社区环境提升、八一社区车辆乱停乱放与排污管堵塞问题解决……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让群众的“操心事”变成“放心事”。
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活力持续迸发。如今的曾都,党员带头领办民生项目,群众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共建共治”氛围日益浓厚。曾都区委直属机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创新治理模式,推动下沉工作从“阶段性”向“常态化”、从“任务式”向“主动式”转变,让党员下沉成为社区治理的“常驻力量”,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