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8日
千里奔袭破僵局,80余万元货款全额到账!

  随州日报通讯员 任骊 谢明
  “这笔货款我们追了好几年都没结果,没有你们执行法官跨省奔波强制执行,恐怕真的要打水漂了!”日前,湖北某新材料有限公司代理人在成功收到执行款后,难掩激动之情。
  判决生效遇拖延
  原告湖北某新材料公司(简称某材料公司)与被告山东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某农业公司)、桑某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经曾都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判决,某农业公司向某材料公司支付货款80余万元及利息,桑某某作为连带担保人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今年1月16日判决生效后,两名被告始终未履行法院判决确定的付款义务。无奈之下,某材料公司向曾都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月19日,该院立案执行,迅速冻结扣划被执行人某农业公司账户37万余元。剩余46万余元执行款,经法院多方查控,发现某农业公司无其他财产,而被执行人桑某某也以“无力偿还”为由百般拖延,执行一度陷入僵局。
  深挖线索找突破
  面对僵局,执行法官并未止步,加大排查力度发现,桑某某的配偶于某有稳定收入,其工资、奖金等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桑某某的份额部分,属于可执行的财产。4月27日,法院依法对桑某某配偶于某名下的夫妻共同财产采取强制措施,冻结了其银行账户及住房公积金。然而,这些财产仅能覆盖部分债务。
  为推动案件进展,执行法官启动委托执行程序,4月底至6月期间,先后委托山东某地法院查封桑某某名下房产,并再次委托当地法院查询、冻结其配偶于某名下公积金。同时,执行法官持续与桑某某电话沟通,希望组织双方协商还款方案,但其始终以“暂无能力”为由敷衍。其中,委托执行的房产、公积金也因在银行有抵押、尚在执行裁定期等原因未能实际处置,执行工作一度停滞。
  跨省追查锁证据
  7月8日,为彻底打破僵局,执行法官决定奔赴千里之外的被执行人住所地山东省某市,并在当地银行、住房公积金中心、不动产登记机构、保险公司等单位展开拉网式排查。
  转机在两家保险公司浮现,执行法官发现桑某某竟在案件执行期间,将其在一家保险公司投保的保险转移至其配偶于某名下,并通过于某火速提取保单现金价值20余万元。此外,桑某某在其账户被冻结期间,临时新开一张银行卡提取了另一家保险公司的保单现金价值。两条恶意规避执行的线索浮出水面,于是执行法官立即行动,从保险公司到银行,逐一调取相关转账、提款记录,扎实的证据链将桑某某、于某恶意隐匿、转移财产,涉嫌拒不执行判决的罪证牢牢固定。
   司法亮剑促履行
  当执行法官赶到山东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电话联系桑某某时,其避而不见。面对桑某某拒不配合的态度,执行法官顺藤摸瓜,锁定其配偶于某的工作单位。
  7月9日,执行法官向于某送达《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阐明拒不执行判决行为的严重法律后果。面对确凿证据和法律威严,于某深受触动,当即表示愿意配合执行,主动申请法院提取其名下住房公积金及保险价值10余万元用于还款,并承诺督促桑某某立即筹款偿还剩余30余万元。
  在执行法官反复督促下,近日,桑某某将46万余元欠款分批汇入曾都区人民法院执行账户。至此,某材料公司被拖欠的80余万元货款全部执行到位,这场跨越千里的执行攻坚战也圆满落下帷幕。
  从迅速查控公司账户到精准冻结夫妻共同财产,从千里奔袭锁定拒执证据到善用《涉嫌拒执犯罪预告书》督促执行,本案的圆满执结是曾都区人民法院刚柔并济攻坚执行难题的生动注脚。下一步,曾都区人民法院将继续秉持“如我在执”的理念,坚持强制规范与善意文明相结合,加大执行力度,维护胜诉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市场诚信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