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8日
着力锻造新时代审判工作生力军
——随州中院推进青年干警素质提升纪实

  随州日报通讯员 李海波 任骊
  在随州中院机关,40岁以下青年干警占比60%,培养好、使用好这支青年队伍,对推动全市法院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今年以来,随州中院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紧扣青年干警成长关键环节,通过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实践锻炼,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青年干警队伍。
  以思想淬炼筑牢信仰之基
  市中院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青年干警培养的必修课,通过多种形式推动思想政治建设。在参观红军纪念馆等革命教育活动中,干警颜焱表示:“每一次革命教育都是一次精神洗礼,让我更加坚定了司法为民的信念。”
  院里还让青年干警列席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并发言,以此检验理论学习深度。干警袁莘在参加学习后深刻体会到,作风问题一旦放松,就可能动摇公正司法的根基。此外,通过创办青年学习小组、开展联学联建等,促进干警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
  纪律教育同样抓在日常。市中院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司法作风专项整治,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学习典型案例、旁听职务犯罪庭审,引导青年干警增强法纪意识,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同时,市中院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举办读书分享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助力干警树立良好家风。7月22日,该院青年干警的读书分享在市直机关“书香润初心 阅读强本领”读书分享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以专业训练提升履职本领
  审判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青年干警只有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大计”、落实“市之大事”,才能把准方向,干好审判工作。
  为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市中院组织青年干警聚焦“支点建设”开展多场学习研讨,如“乡村振兴·司法同行”青年谈和“汇聚奋进力量、建功支点建设”主题研讨,引导干警拓展视野、更新理念,凝聚司法服务共识。
  在专业能力提升方面,市中院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全年组织参加各类培训200余人次,支持7名干警深造,并通过优秀裁判文书评选、业务技能竞赛等活动营造“以赛促学、以学提能”的良好氛围,2名青年干警获省级奖项。
  专业成效显著体现在审判质效上。青年干警占比92%的速裁团队,探索“六化”工作法,办理全院50%的民商事案件,平均办案时长20.3天,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成为审判排头兵,其涉营商环境案例还被改编为情景剧展演,广受好评。
  以实践锻炼磨砺责任担当
  司法审判既需要专业知识,更依赖经验积累。面对青年干警法律知识扎实但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青蓝结对·导师帮带”计划,为23名新进干警匹配14名资深导师,通过“手把手”传授审判经验和工作方法,助力他们快速成长。
  民一庭副庭长李超经常与徒弟徐盈研讨案件,传授如何依据病历、医嘱等证据综合认定医疗费用。“从基层法院遴选至中院,审判程序和工作重点差异很大,幸亏有导师帮带,我才能迅速适应新角色。”徐盈感慨道。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为此,市中院积极推行轮岗交流、上挂下派等机制,为青年干警搭台压担,选派4名干警前往任务繁重的曾都区法院挂职锻炼,1名干警赴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跟班学习,让他们在基层一线和关键岗位上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在曾都区法院挂职的任奇表示:“这里办案节奏快、任务重,需要反复沟通协调,极大提升了我的群众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此外,市中院将调研能力作为青年干警培养的重要方面,将研究成果纳入绩效加分项,鼓励他们参与重大课题、撰写论文、总结经验,从而系统提升思辨、破题和创新能力。《车辆挂靠经营合同纠纷问题及建议》《“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类行政案件特点与对策》等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相继涌现,部分已转化为类案审判参考,青年干警的智慧正在司法实践中发光发热。
  青年干警成长无捷径可走。“我们将持续抓好干部素质提升行动,聚焦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一体推进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不断提高青年干警履职能力,为支点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市中院相关负责人詹君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