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4日
广水限额以上项目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全覆盖
随州日报讯(特约记者程淇、通讯员陈永辉、潘鼎)近日,随着广水市普通国省道养护工程、徐家河生态防洪公路长岭段提升工程等项目顺利评标,今年广水市已有22个项目完成远程异地评标。目前该市限额以上项目已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全覆盖。
广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着力健全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机制,通过“全流程电子留痕、全要素智能比对、全方位技术保障”模式,为评标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为确保远程异地评标高效运行,该中心建立了跨区域专家灵活调度机制、“不见面”开标技术系统、跨省域信用互认体系三大保障体系,对评标场所进行全面智能化升级,配备智能签到终端、电子轨迹追踪系统等先进设备,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提供全天候响应服务。
“通过智能辅助与远程评标相结合,项目评审效率提升40%,较之前缩短3至4个小时。”该中心信息技术人员介绍。目前,该中心已与6省52个城市建立稳定协作关系,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常态化区域合作新格局。
“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破解了专家资源‘地域困局’,构建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该中心业务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技术防伪、制度保真、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新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以来,该中心累计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11个,交易总额22.7亿元,评标效率提升35%。
广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着力健全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机制,通过“全流程电子留痕、全要素智能比对、全方位技术保障”模式,为评标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为确保远程异地评标高效运行,该中心建立了跨区域专家灵活调度机制、“不见面”开标技术系统、跨省域信用互认体系三大保障体系,对评标场所进行全面智能化升级,配备智能签到终端、电子轨迹追踪系统等先进设备,组建专业技术团队,提供全天候响应服务。
“通过智能辅助与远程评标相结合,项目评审效率提升40%,较之前缩短3至4个小时。”该中心信息技术人员介绍。目前,该中心已与6省52个城市建立稳定协作关系,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常态化区域合作新格局。
“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破解了专家资源‘地域困局’,构建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该中心业务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技术防伪、制度保真、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新生态,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以来,该中心累计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11个,交易总额22.7亿元,评标效率提升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