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特种试验班”带来的思考
  假期里,正在央视八套播出的电视连续剧 《名校》,搅热了暑期的荧屏。该剧以一所著名中学在成立理科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波折为线索,围绕社会、家庭及教育者本身三方面和子女、父母、爷爷奶奶三辈人,探讨了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以及整个学校的教育问题。
    《名校》看后让人的心情特别沉重。剧中某市“育慧中学”引资举办的两个“特种试验班”——初中理科班。家长们为了让子女进这个班使出了浑身解数,不惜走后门拉关系……但是,靠关系挤进来的学生不是上课混时间,就是花钱打卡逃课。育慧中学理科班主任张一白的女儿张目,她考试作弊,甚至将一只活生生的小狗从楼上扔下摔死眼睛都不眨一下;公子哥儿左昊偷手机、对同学大打出手导致入狱;苏晨在放假后不吃不喝接连上网36小时;……在出现这些情况后,家长们崩溃了,他们认为自己为孩子付出了所有,包括校方及教委领导班子都一直认为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孩子,可这些自以为是的孩子们并不领情:张目离家出走前留了一封信:“妈妈说全家人都围着我转,可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台一拖六的分体式空调,我根本就拖不动你们……”
    看到这些令人痛心的场面,让人感觉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独生子女成了一家人的惟一希望,家长望子成龙,从小就生怕孩子比别人差。于是孩子从小就被送到舞蹈、口才、绘画、英语等兴趣辅导班。每天说得最多的是“营养品吃了没有?”“作业做了没有?”“兴趣班项目练了没有?”孩子们成了许多家庭的中心。家务事根本不让孩子插手。“快去写作业,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这些事不用你干!”于是,便有了“上大学了还不知道鸡蛋怎么剥”的报道,“十三岁了外出还得花钱请服务员帮着洗澡,因为在家里一直是妈妈给洗的!”(《名校》中的情节)“考上北大清华的 ‘高考奇才’连续被学校除名,就因为沉迷电脑荒废学业,足见其惟我和任性;他只顾自己吃好喝好睡好,全然不顾像仆人一样的母亲在清华园席地而睡,又足见其自私和冷漠”……孩子没有了起码的生活体验,没有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和生活乐趣,没有了天真的笑容,也就没有了可贵的情感。于是,家长充当的是银行和保姆的角色。有的孩子不但没有成龙——国家的栋梁,社会的拔尖人才,连一个起码的“人”都成不了……家长和学校都应该转变思想,变 “再穷也不能苦孩子”为“再富也要苦孩子”,在教育中渗透吃苦耐劳的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让这些宠儿体验生活的曲折艰辛,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当他们长大成人,这些记忆就会成为他们生活的导师,成为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王元新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特种试验班”带来的思考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教育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