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广水建市二十周年系列报道之六
近日,广水市城郊乡中心中学3000余名学生走进了新建的学生食堂,结束了“餐风”历史;该市职教中心投资200余万元购回数控教学设备,并投资建成了花园式校园;马坪镇投资10余万元,对辖内中小学安装了防雷电设施......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从调整学校布局到完成学校规划建设,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到 “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一路走来,该市以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理念,使广水市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广水市教育局局长明社民介绍说。 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结构。近几年来,该市把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危房改造、现代远程教育、城区学校援建农村学校与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紧密结合起来。他们采取争资立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校园面积3230亩,新建校舍占校舍总面积的80%以上;投入6000多万元添置教育技术装备,改建危房3万余m2,新建、扩建校舍8万多m2,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66所;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起了覆盖城乡初中以上学校的教育信息城域网,实现了远程教育校校通;8所学校被授予“花园式学校”、“绿色学校”称号,5所学校被评为“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园”。 同在蓝天下 人人有书读 “宋川小朋友,你所提到的困难既是家庭困难,也是社会困难,市委市政府正在着力解决,爱的阳光会洒向人间的每一个角落。真心希望你学习成绩越来越优秀。”广水市委书记李耀华给长岭镇特困生宋川的信鼓励着广水贫困生自强、笃志、感恩。 “同在蓝天下,人人有书读”。面对一双求知的目光,该市出台了《关于开展经常性扶贫助学工作的意见》,开通了七条扶助资金筹措渠道。近年来先后成功举办了 “广水市爱心助学募捐晚会”、 “广水籍在外爱心人士资助家乡贫困大学生 ‘圆梦行动’捐赠仪式”。北京兴谷绿洲集团捐赠逾60万元,创办了全省第一所 “孤儿学校”;应山城区学校与农村百名孤儿结对帮扶;今年8月 “广水市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弟学校”在应办三小正式挂牌,敞开接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入校就读。据统计,近20年来,该市共筹措扶贫助学经费5000万元,受资助学生达15万余人次,结对帮扶学生1500多人。 创办人民满意教育 “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是该市历届市委市政府的追求。 该市各级各类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积极探索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新途经、新方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切实加强教育科研,扎实开展课改实验,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五年来,该市中小学生参加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四小竞赛”、体育艺术竞赛共有200多人次获奖;教师获国家有关部门评选的教科研成果奖达32人次,获省有关部门评选的教科研成果奖达65人次。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完善教师考核及教职工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与1988年相比,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提高了56.2%、49.8%、39.6%,总合格率达到94.3%。大批优秀模范教师的不断涌现,为广水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也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本报记者 宋俊超 通讯员 宋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