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洛阳中心学校的“开学第一课”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央视给全国中小学生上了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以安全教育为主题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尚属首次。当然,安全教育贯穿整个学期、整个学年,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开学一个多月来,曾都区洛阳中心学校是如何落实这“开学第一课”的呢?
    制度防线做后盾
    经过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曾都区洛阳镇目前仅有一所初中学校,即洛阳中心学校。学校不大,静谧地卧在群山脚下;1200名学生也不算多,却是该镇所有初中段学生的汇集。安全依然是该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走进校园,黑板报上有安全知识,阅报栏里有安全图示,广播声中有安全小品,教室里有安全课,校园里有安全岗,密集的安全攻势并不为奇;当向导的张宝玲老师每介绍一处,都称学校制定有相关制度。
    开学以来,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教师值日安全保卫制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交通安全、用电安全、运动安全、就寝安全、财物安全、饮食安全)、寒暑假校园安全保卫制度……政教处里的一大摞安全管理制度中,最厚实的要数学生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具体包括防火、防震、防毒、防汛、防暴力、防交通事故。谈到安全教育,中心学校常务副校长刘公平感悟颇深:“安全是一门大学问,在心理上有安全意识,在制度上有防范措施,就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防患于未然,学校开学以来,更换学生公寓老化破损的电线,卫生间新安了感应照明灯;更换遭虫蛀的铺板,对有隐患的床铺铁架进行焊接加固;维修了路灯;检修清洗了锅炉。校园安全无小事,别看学校所为是点滴小事,校方也是蹲下了身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细细琢磨出来的。其实,制度落到实处就是一件一件具体的小事。
    安全演练在平时
    一旦发生险情,学生们有序疏散是第一位的,这需要平时多加演练。八(1)班学生刘春艳现在想起来还有点紧张,“尽管学校事先通知是安全演练,看到同学已到了操场,而自己还在楼梯上,就努力回忆老师在安全教育课上教的自救互救知识”。按照新制定的学生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学校在9月7日组织了紧急疏散演练。一声警报拉响,正在上课的老师们立即将各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走教室前门,一组走教室后门,各层楼道口均有老师维持秩序,疏导指挥,学生们纷纷从四个楼道口走出,跑到操场。所有师生撤离用时2分50秒。
    而9月11日课间活动时,同样一声警报响起,师生们事先却没有收到紧急疏散演练的通知。各班学生按照原定路线,在老师的引导下全部及时到达了操场。整个撤离过程紧张有序,慌而不乱。从警报响起到集合完毕,仅用了1分50秒,比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演练整整快了1分钟。“假如我需要就地躲避,我就把身体缩成球状,用手护住头,躲在靠墙的课桌底下。”通过两次紧急疏散演练,八(4)班的代朋意识到面对突发事件,要发挥自救自助能力,使用所学的知识来守护生命。学校组织演练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应急逃生本领,即便今后踏出校园也用得上。
    洛阳中心学校从理论和实训两个方面传授应急逃生的要领,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紧急自救互救知识,提高学生在危急情况下的自救自助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使用所学的知识来守护生命。本报记者
  曹平平
  通
  讯
  员
  李超
  全力抓创建 精心育桃李
  ——三里岗镇中心学校文明创建活动纪略
    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造型新奇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勤奋好学的莘莘学子……一切显得和谐自然,这就是曾都区三里岗镇中心学校文明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果。
    开展活动 丰富文明创建内容
    三里岗镇中心学校把文明创建实效化、制度化、活动化,结合常规管理,坚持开展争创“文明班级”和争做“文明个人”活动,组建英语、美术、音乐、篮球、电脑等兴趣小组,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聘请法制副校长,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国防意识。
    夯实基础 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校委会组织学习 《中共中央关于新时期中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纲要》,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完善管理体制,形成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运行机制。建立了分管政教副校长——政教主任——团总支——学校保安——门卫等专职政工人员队伍、班主任队伍、任课教师队伍、后勤服务队伍、学生干部队伍五支德育队伍,并实行量化考核。在具体实施中确立五项目标:一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观点,爱祖国、爱人民、立志做合格公民;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三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四是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健康意识;五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科学的生活习惯。
    抓住中心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大力开展“学听走请”活动,即经常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课标,新教材”;听市、区优质课示范课,听课者返校后作汇报讲课;每学期派出教师到武汉市及邻近乡镇听课取经;每学期邀请市、区教研室专家到校传经送宝,并常规性开展“四课”,即新进教师入门课,外出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教研组安排的探讨课,并且深入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以研促教,以教辅研,研教结合,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在随南十一乡镇位居前列。
  包永华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洛阳中心学校的“开学第一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教育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