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10月10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10日发布的《2008年秋季报告》认为,总的来看,国际经济不利因素和严重自然灾害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保持了增长速度较快、价格涨幅趋缓、结构有所改善的较好态势。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2008-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属于经济增长调整性波动,出现所谓下行拐点的证据尚不充分。
报告认为,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不少矛盾和挑战,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增多,但是也具备不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
一是宏观调控水平显著提高。二是物质基础较为雄厚。三是外汇储备充足。同时,粮食连续多年实现增产。
《报告》预测,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GDP增长率将为10.1%左右。
报告称,如果2009年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不再发生显著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的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中国GDP增长率虽然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有望保持9.5%左右的较快增长。
《报告》预测,2008年中国CPI将上涨6.5%,2009年CPI将上涨4.5%。
报告同时预测,2008年和2009年商品零售价格将分别上涨6.0%和4.0%;投资品价格分别上涨9.4%和5.9%。
报告预测,由于宏观经济增速趋缓、价格涨幅扩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将显著低于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分别增长8.3%和8.1%,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将分别增长7.6%和7.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