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检监察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日前,广水市党政代表团历时四天,先后考察了河南省新郑市、郑东新区、巩义市、偃师市、洛阳市和登封市。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之快、活力之强、亮点之多,令我们深受震撼,深受启发,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我们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服从于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主动服务于广水经济建设。 抓保护教育,促思想大解放,提高发展原动力 思想上要解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的竞争实质上是思想解放的比拼。新郑市当初提出跻身全国百强时,经济实力在河南只是中上游,但他们有跨越图强的思想理念,历时五年终于实现目标。郑东新区建设大手笔、高标准,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将郑州与开封连为一体,也因他们有事事争一流的思想理念。一要从决策理念上解放思想。解放思想首要是统一决策层的认识问题。认识的程度直接决定发展的速度。二要从干部信念上解放思想。登封市各级干部都有明确的思想信念和发展理念,为了发展不怕掉帽子,不怕受处分,不怕遭非议。17个乡镇中98%的乡镇主职因为发展而受到过查处,但他们仍然顶着处分帽子谋发展、干事业。而且主职一干短则五年,长则八至十年,避免了短期行为。三要从发展观念上解放思想。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说到底是制度的差异,是观念的差异。广水要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就必须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解除条条框框循规蹈规的束缚,摒弃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摒弃守摊子、保位子的本位主义,从制度上解决会不会发展、敢不敢探索、重不重创新的问题。 纪律上要松绑。实现广水跨越发展,创新精神和勇气至关重要。在鼓励支持各地各部门在工作中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发展提供宽松的纪律环境。一是为改革者充当“清障车”。各级领导要敢于担责、敢打擦边球,尽可能盘活、用足政策。鼓励敢为人先,激励开拓进取,允许工作失误,宽容改革失败。二是为创业者允当“消防栓”。按照市委的要求,凡招商引进的费用一律不查;凡因发展的违纪行为一律不究:凡因发展引发的上访一律做好免责回复、化解工作。对上级要求立案处理的案件,对内做到“三不”:不记入个人档案,不影响经济、政治待遇,不影响个人升迁。三是为基层充当“减震器”。主动承担改革风险,共同化解发展中的矛盾。一要加大与省市沟通力度,让上级尽可能减少检查、督办,腾出精力抓发展。二要加大与乡镇、科局联系力度,遇到问题早打招呼、早想办法,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三要加大对群众的教育、疏导、解释力度,对下开脱,责任上移。 行动上要放手。社会实践没有止境,解放思想没有穷期。切实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鼓励干事创业。结合我们广水的实际,一是用辩证的观念看成绩,着眼于“干”。近年来,广水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省20强,经济竞争能力不断增强,风机产业被纳入全省重点集群之一,在全省率先跨入全国科技示范市行列。来之不易的成绩更能激发我们想发展、谋发展、促发展。二是用忧患的意识看差距,着眼于“创”。从2007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看,广水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比第一名的宜都少16.4分,以0.6的微弱优势排在应城、京山之前,位居18,可谓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而县域经济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创业,更加注重创新,更加注重创优。三是用发展的眼光看机遇,着眼于“转”。当前,我们要努力创新环境,创优机遇,创新机制,抢抓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重大机遇,全力开展对接大武汉、承接大转移。 抓监督惩治,促开放大跨越,提高环境吸引力 坚持效能建设与强化服务相结合,营造风正心齐的政务环境。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和延伸服务大厅管理,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打造一流经济发展软环境。一是构建招商洼地促开放。抢抓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重大机遇,调整招商重点,完善招商方式,精心组织好挂职招商、专班招商、活动招商,提高招商的成功率。二是构筑开放优势促跨越。要加快京珠高速联络线建设,完成广安线、牛程线改造煞尾工程,积极争取麻竹高速广水段尽早开工和107国道改道的评审工作,支持武襄铁路增建复线, 以交通条件大改善,构筑对外开放的新优势。三是加强开放对接促发展。要把融入武汉城市圈作为当前对外开放的首要工作来抓,加强与省、武汉市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对口联络,促进早融入、真融入,在互利共赢中谋求共同发展。 坚持纠风治乱与纠建并举相结合,营造近悦远来的服务环境。新郑、巩义、洛阳等市拥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最佳投资城市”金字招牌。为此,我们要始终把优化环境作为生命线来抓,动真格、出重拳、下猛药,强力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一是抓执法监察。要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土地征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重要领域的执法监察力度。二是抓纠风治乱。要继续清理取消违反政策规定的收费项目,组织对公路“三乱”明察暗访,清理各类评比达标活动。三是抓政务公开和纠风评议。要扩大政务事务公开示范点范围,聘请政务行风监督员,强化社会监督。 坚持惩治腐败和保护教育相结合,营造亲商重商的人文环境。“项目至上,客户至尊”,“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公务员是公仆,损害企业利益是罪人”。全民教育亲商。一要利用党校阵地,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优化环境教育;二要对企业周边村组干部、村民进行政策、法制培训,创优企业周边环境;三要广泛宣传,让全体市民参与《共创优越环境、建设美好广水》倡议活动。长效机制护商。一要在坚定不移执行“六项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对企业法人及外来客商特殊保护制度。二要对“一帮一”活动(50个部门帮扶50家规模企业)进行定期检查督办,定期考核公示,并作为部门年度考核的重依据。三要定期召开“二会”(企业法人代表座谈会、优化治理环境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及时、集中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严明纪律敬商。要提高惩处的威慑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制衡力和教育的说服力,为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提供纪律保证。近年来,我们严肃查处了一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例,达到了杀一儆百,以敬效尤的效果。 (作者系广水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