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敬贤爱才企业兴
——我市人才工作小环境建设巡礼之三
作者:徐王俊
  据我市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在我市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单位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153人,大学本科学历人数2339人,具有技术职称人员达上万人次。
    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力量,人才如何发挥出本身价值,需要企业文化中的人才理念来支撑,引才、育才、用才,是近几年我市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企业界,人才就是一种实力,一种资本。人才教育一直都是我市企业发展所追求的希望。湖北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高薪从日本聘请原荻原公司(日本)的机床设计专家藤生,到公司做机床技术创新指导,先后培养多名公司骨干人员,为齐星的技术创新发展增添一支强硬的主力军。“培养更多的技术员去操作更先进的设备,这就是企业人才教育的根本点。”藤生说。
    中意机电鼓风机制造有限公司专门培养技术人员60人,高级工程师、教授8人,引进意大利专家3名。主动与西安交大、华中科技大等院校进行技术合作,成立了中意机电风机研发中心,培养人才,为公司保持持续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所研发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铸造、冶炼等十多个行业。
    企业要育才,也要善于留才。“能者高薪”,表面上体现的是工资收入的差异,深层次体现的是我市企业对人才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齐星公司技术干部史二说,公司花大手笔投资引进的先进设备,是他留在齐星的一大原因,花大钱购买新设备,除了企业的发展需要,还有就是企业对他所掌握的技术的认同,好马配好鞍。
    科学的用人环境提升了,员工创新精神自然就跟进了。湖北大力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科研合作,安排员工参加培训,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成功研发新产品50多项,新创产值过亿元。
    藤生笑着说,企业人才的流动性大小,影响着其发展的快慢。他希望自己能够与自己倾心培养出来的技术骨干一起,潜心钻研,而不是成为机床设计的培训“专家”。
    兴企在人才,目前我市企业大都由传统制造业逐渐向高附加值产业过渡,科技含量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才发挥的价值空间也越来越宽阔,产品由“制造”向“创造”转变。如何尊重人才、尊重知识,仍是我市大中小企业永恒不变的话题。见习记者 徐王俊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敬贤爱才企业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综合新闻】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