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新法进课堂
——安居镇二小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二三事
作者:曹平平
本学期开始,曾都区安居镇第二小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既向江苏洋思初中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又立足校情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公开课、精品教案设计、编拟优秀试题等比赛,以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探索将新课程理论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洋思先学后教 安居二小招收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现有1500余名学生。校长代春雨苦苦思索,“已用了多年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理论的要求,但是如何改呢?”经过广泛学习,江苏洋思初中探索多年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进入安居二小师生的视线。 为了让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真正走进安居二小,学校利用教研会、教师会、学生会讲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相关知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即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语文教师王元荣介绍,比如本周上作文指导课,她先让学生独立审题、立意、选材、编写纲目,同时,她在巡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了作文中的主要倾向性问题,再让学生独立作文。 经过反复论证,现在学校合理安排并从严把握“学”、“教”和“练”的时间结构,将每节课45分钟大体上安排为,“先学”和“后教”控制在30分钟以内,而当堂训练宜不少于15分钟。其中先学和后教两个环节里完全由教师单向讲授的时间宜限于15分钟以内,而其余15分钟以上的时间则用于迅速简明地揭示教学目标和学生独立自学、相互讨论、质疑发问、回答教师提问及师生交流,必要时还在课始迅速扼要地指明学生上一堂课作业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与解决办法,为学生过渡到学习新课扫除障碍。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 安居二小拟定了《安居二小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本培训方案》,每周二、周四为教师集中学习时间,充分提高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目前安居二小已有50%的教师能自制课件、能使用多媒体上课了。视频班班通、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让中央电教馆、省电教馆的教学资源频频进入到安居二小的课堂。 由于教法因人而异,学情千差万别,远程教育资源与教学存在不协调的地方,安居二小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处理好了教师、学生、课本、远程资源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合理选择使用多媒体;对包括文本、视图、音像等媒体资源进行合理选择,组合设计,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课堂网络教学系统;对各学科的教学环节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设计,在创设问题情景、创设认知冲突、化解疑难问题时可以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应围绕教学需求有所取舍,一切以服务教学 为出发点,摒弃花架子,防止形式主义。 开展多种形式比赛 六(2)班学生黄舒静说,老师们纷纷利用了远教资源,上好了一堂堂精彩的公开课。据了解,安居二小从上个月开始教师技能比赛,即:每位教师上一节体现新理念的公开课,设计一个精品教案,编拟一份优秀单元试题,撰写一篇优秀教学论文,写一篇有价值的教学反思。 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及比赛,安居二小教师树立了新课程理念,领略到了最前沿的课改动态和趋势,提高了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报记者 曹平平 通讯员 朱元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