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小麦病害有所发生
专家建议及早发现加强防治
作者:邱学锋、
本报讯 记者邱学锋、通讯员施隆报道:春天正是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高发季节,目前我市小麦条锈病、白粉病已经有所发生,市植物保护工作站专家建议各地要加强对小麦病虫害的调查,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市植保站测报,预计今年我市小麦条锈病为中等程度(3级)流行。该站与曾都站3月17-18日普查6个镇,33块田,有2块田见病,均有中心病团,其中一块田中心病团已有病株20株,病叶24片。而且感病品种面积大,我市种植的9023等品种抗病性较差。加上去冬干旱,温度偏高,有利条锈越冬,目前田间墒情好,温湿度适宜,有利于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广水暂未见病。 小麦白粉病为中等程度(3级)流行,部分高氮肥田,感病品种偏重流行。今年2月25日始见该病,比上年早10天,为历史较早见病年份。3月17-18日普查病田率35%,病株率6.38%,病叶率2.35%,高于去年同期。而且种植品种均不抗病。同时当前气温回升快,雨水充沛,对白粉病的发生流行有利。 因此,建议各地要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清沟排渍工作;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增强小麦抗逆性。并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见病后要立即用药防治;小麦白粉病病株率达30%时立即用药防治。每亩可用15%粉锈灵100克兑水50千克喷雾,既可防白粉病又能预防条锈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