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三黄鸡”通过省级鉴定
作者:邱学锋、
本报讯 记者邱学锋、通讯员张苏波报道:近日,我市湖北同星农业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开展的“洪山鸡提纯复壮”选育工作正式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据了解,洪山鸡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因其皮薄肉细,油多味鲜,深受市场青睐。主产于随州西南和大洪山,故名洪山鸡。因其羽毛、喙、胫为黄色,又称“三黄鸡”。洪山鸡从体型外貌上可分为 “尾羽上翘”和“尾羽下垂”两种类型,被收录于1985年版、2004年版的《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68年,在原随县(今曾都区)洪山镇建立了洪山鸡场进行繁殖,对洪山鸡的数量发展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1972年秋曾将洪山鸡制成样品,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展示,受到外商好评,并由此创立了洪山鸡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地位。1968-1981年洪山鸡共出口13万多只。 不过,对已严重杂交化的地方良种洪山鸡进行提纯,保持其原有品种特性并进一步提高生产性能,一方面可以保护我国家禽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当地畜牧经济的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的消费需求。洪山鸡作为珍贵的地方家禽品种是进行杂种优势利用和培育新品种的原始素材和育种资源。在世界畜禽遗传资源日趋贫乏的情况下,妥善有效地保存我国的家禽品种遗传资源,对今后我国家禽的育种工作将会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为了更好保护这一优良地方种鸡,湖北同星农业有限公司(原随州正发畜牧有限公司)于2003年相继从大洪山地区调集散养土鸡共37000多只,邀请湖北省农科院和曾都区畜牧局专家一起,依据体型外貌特征从中选育与洪山鸡外貌近似的母鸡3080只、公鸡160只组建洪山鸡提纯复壮选育基础群。并与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于2004年5月正式签订委托选育合作协议。提纯复壮工作经过五年五个世代的逐步去杂提纯,使洪山鸡品种特征率已达到99%,基本符合了纯化的要求。提纯复壮后的洪山鸡各项生产性能十分优秀,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