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转变择业观 务实找工作
——我市首场大学生招聘会见闻
作者:马培春
  近日,随州市人才市场和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了一场招聘会。当天一早,记者赶到现场,和毕业生一起感受了一回找工作的苦和乐。
  现场印象
    早上8点多,用人单位还没到场,就已经有学生往随州职院图书馆大厅赶,招聘会将在这里举行。9点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陆续到场,刚坐定就被学生围住。
    这场招聘会吸引的不仅是随州职院的毕业生,还有不少是该院一、二年级的学生,以及从外地归来的随州籍毕业生。该院2007级学生谢贤金说:“老师让我们都来看看,长点见识。我和班上很多同学一样,也想通过这次招聘会找到理想的实习岗位,为就业铺路。”家住淅河镇的辛雪念,是外地某高校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近几个月一直奔波在各地招聘会上。她形容自己,不在招聘会现场,就在赶往招聘会的路上。
    该院就业处工作人员透露,今年该院共有1950名毕业生,此前有390余人与就业单位签约,酒店管理、机械、机电、建筑类专业就业前景较好,总体看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参加这次招聘会的共有56家用人单位,主要涉及医疗卫生、汽车、机械、营销、建筑、酒店管理等行业的600多个岗位,其中绝大多数是本地企业。
  现象解读
    一家汽车公司招聘人员沈钢说,绝大多数毕业生表现得很心急,喜欢“海投”简历。一些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应聘技巧,没来得及展现良好素质,就先栽在“第一印象”上,非常可惜。记者观察发现,以下现象是不少应聘毕业生的“丢分点”。
    现象一:简历华而不实。很多毕业生专注于简历给人的直观视觉效果,将页面设计得花里胡哨,忽视了一份简历应传递给招聘方的主要信息。招聘人员表示,希望收到简练,能体现应聘者实际能力和优势的简历。
    现象二:走走看看,没有明确目标。“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的学生,我们绝对不考虑。”某单位招聘人员坚决地说,到处发简历的人是愚蠢的,不少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清、定位不准,简历投了一沓,还没弄清自己能干什么。
    现象三:还没上班就想转岗。“刚刚有个学生一上来就问转岗方便不方便,这样的求职态度实在要改改。”一家保险公司招聘人员说,企业唯才是求,希望毕业生能以一颗平和、踏实的心寻找工作。
    现象四:递完简历就冷场。记者留意了几位学生递简历的场景,发现有人递完简历不主动发问,也不自我介绍,就等着对方提问。招聘人员表示,主动作简洁流利的自我介绍,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印象分。
  为你参谋
    大学毕业生该怎样定位,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记者采访了几家用人单位招聘人员,从用人单位在招聘和人才培养遇到的问题中,寻找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方。
    某媒体招聘人员林先生觉得,很多毕业生缺乏自信。该媒体拟招一批摄像工作者,鉴于随州职院没有对口专业,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只要感兴趣的学生都可应聘,聘用后再接受专业培训。“不少学生都觉得这个工作神秘,询问的很多,但大多缺乏自信,知难而退”,林先生说,“不要以为摄像只有新闻专业学生才能做,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可以考虑跨专业就业。”
    另外,毕业生对待遇的高期待和就业后的频繁跳槽,也是不少企业反映的问题。随州职院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张凤成说,毕业生应转变择业观,充分考虑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做好三个定位,即待遇定位、地区定位、职业定位。大城市就业机会多,但需要就业的人数也多。近几年,随州本地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正在崛起,需要大量人才,毕业生可以考虑和新兴产业一起成长。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的薪酬、待遇有所下降,提供的岗位也日趋基层化,毕业生应避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眼光要适度向下,认真选择并踏实地干好一份工作。
  
    本报记者 马培春 通讯员 肖新俊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转变择业观 务实找工作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教育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