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就业关键要抓好重点人群
——我市实施“推动创业扩大就业”在行动﹙三﹚
针对部分群体就业困难的实际情况,市委市政府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确定为就业重点人群,积极鼓励困难群体以创业带动就业。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强化就业服务,重点帮扶各类群体就业。一是把高校毕业生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在人力资源市场设立毕业生专门服务窗口,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和政策咨询。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职业指导等服务。并组织了12家知名企业赴武汉参加全省的 “高校毕业生服务月洽谈活动”,招聘高校毕业生。二是切实做好城乡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全面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零就业”家庭以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多渠道实现就业,鼓励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1-8月,已为1326名新办服务型或商贸型企业再就业职工发放社保补贴127.7万元。同时,加大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力度,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确保城乡“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今年5月,与城管局联合开发了200个公益性门前四包管理岗位,安置200名困难人员就业。8月份,组织对市直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70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再就业培训,培训结束后直接推荐就业。三是重点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工作。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市有近11万农民工提前返乡,面对突如其来的“返乡潮”,各级就业管理机构组织专班、专人开展本地空岗信息专项调查活动,摸清辖区内各类企业和新开工项目的用工需求,在市内报纸网站开辟专栏刊登企业用工信息;举办多场招聘洽谈会,开展岗位对接;组织民工专列,输送务工人员外出;帮助返乡人员提高技能水平,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对那些已经在外打工多年、有一定经验和资金积累并有创业愿望的返乡人员开展创业培训,提供政策咨询、提供创业服务、降低小额担保贷款门槛,扶持他们走上创业道路。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约有9万多名农民工已顺利外出务工,有1万余人通过各类招聘洽谈会在本地实现了就业,还有几千人通过培训,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将采取积极措施,继续加大这三类人群的就业工作。一是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建立一批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认真落实见习基地的财政补贴和毕业生的生活补贴。鼓励企业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二是兑现“4050”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11月份将市直2008年、2009年两年社保补贴兑现到位。三是开展就业援助推进行动。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补贴、送服务等具体措施,集中解决“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四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对困难企业职工开展在岗培训和转岗培训;对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退伍军人开展技能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对返乡农民工开展实用的技能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五是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充分利用我市与昆山市劳动保障局建立的劳务合作关系,大力推介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到昆山市就业。 (随州市劳动就业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