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艺双馨”育桃李
随县厉山三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纪略
编者按 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每位学生,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随县各中小学校作了长期而有益的探索,厉山三中、尚市二中等学校的课改成果引起省内外关注,本报将作系列报道。 9月1日,本是小朋友欢欢喜喜上学的日子,随县厉山三中金彦俊老师却因工作忙将女儿送到姐姐家,女儿眼中闪动的泪花令人揪心,这是厉山三中老师“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一幕;09年秋教师聘任,最苦最累的班主任岗位,全校104名老师竟有67人争着应聘,这是厉山三中“我不干谁干”的奉献精神;办公室是教师合作备课的“设计院”,教室是教师展示风采的舞台,学校是一道师生相处融融的流动风景…… “德艺双馨”是厉山三中教师的精神追求,“合作奉献”是厉山三中的校园精神和教师的职业准绳。 厉山三中,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成功的秘诀在哪儿?校长马国新在随县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一语中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说来容易做来难。教师都有一定的知识层次,大道理都懂,空洞的说教会造成一种逆反心理,如何以教师为本,铸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厉山三中创新思维、多措并举。 事业励人。学校发展是教师成就事业的基础,只有学校发展了,才能凝聚教师的思想、智慧和力量。从2004年开始,厉山三中在马国新校长的带领下,系统研究新教育理念,广泛汲取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了有厉山三中特色的学校教育文化: 办学思想:让每一个孩子成功。 育人标准: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 学校目标:特色学校。 目标途径:校本研究、校园文化、有效德育、和谐校园。 敬业准则:按时是一种迟到。 育人方法:教育的原则是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方法是激励。 工作观念: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是一种心态。 明确的发展方向,美好的发展前景,上升的发展态势,令人激动,催人奋发。学校还为教师打造发展平台,在科研项目、实验设施、专业书籍、电子网络等方面优先发展。开展为教师送书活动,在校内开办全国连锁的“华中希望读书社”,创办校刊校报,营造书香校园。用人上不搞论资排辈,大胆提拔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干部,帮助教师实现人生追求。张波老师在日记上写道:“教书有奔头,人生有航向,我怎能不奋起?” 待遇留人。“民以食为天”,教师是人不是神,也有正常的物质需求。厉山三中严格控制支出,最大限度为教师在办公、住房、水电、出行、就医、保险、孩子入学等方面谋福利,教职工无不感受到家的温暖。厉山三中教师认为 “培训是最好的福利”,马国新校长就创造机会让教师“聆听窗外的声音”。学校先后派出程艾军、汪拥军等老师数百余人次参加李镇西、魏书生、朱永新等专家的报告会、中山大学 “全国品牌学校研讨会”、全国“新教育”年会、山东“全国中小学小组合作学习经验交流”研讨会……厉山三中教师骄傲,因能身临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学校考察学习;厉山三中教师自豪,因女作家周薇、教授陶继新、教育专家卢志文莅临学校作报告。“不出门不知道自己的渺小,不学习不知道自己的肤浅”,思想的洗礼让厉山三中教师更加安心工作奉献教坛。 情感动人。张继志老师不会忘记,他父亲病倒时是马校长亲自帮忙将其送往武汉同济医院;艾加国、龚道明、汪少俊、程艳娥等老师不会忘记,当自己躺在病床上是马校长送来学校的温暖和老师的问候;蒋亮凤、黄增广等老师也不会忘记,在人生受到挫折时,是马校长给了他们信心和勇气。老师需要什么,只要合理学校总是尽量满足;哪里需要关怀,校委会一班人总能及时出现,厉山三中是老师的精神家园。“校兴我荣,校衰我耻”,为了回报学校的关心和厚爱,作老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学校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公正待人。厉山三中对老师的评价从考勤、师德师风、完成工作任务、教育教学效果、教育科研成果等方面量化打分,操作过程透明可信。实行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做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学校评先表模、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干部任用等,严格按照量化积分,让有能力的上没成绩的让。“优秀教师”、“学生喜爱的教师”、“厉山三中新锐人物”、“和谐家庭”等评选或德育活动,老师、学生积极参与,一切都是师生投票说了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学校工作顺人心得民意。 “一个组织的发展,五年靠领导,十年靠制度,百年靠文化。”教师业务培训和师德建设已化作厉山三中教师自觉行动,马国新校长“德艺双馨”的队伍建设理念已成为厉山三中特有的校园文化。曹骥、何满意老师的《实现德育活动高效性的几点做法》在国家级刊物《学校党建与思想建设》上发表,金全明老师撰写的《班主任的四大“气功”》在《班主任之友》刊登推广……学校教育质量连续多年在全市名列前茅,学生素质普遍提高,“立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让教师收获成功的幸福,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学校涌现出了像李正朝、刘晶晶、姚勇、张玉、金全明、单敬平等一批“德艺双馨”的教师,成长了像周端奇、吴迪等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中央教科所主任毕洁光在视察厉山三中后欣然题词:“厉山三中农村科研兴教的典范”,2009年4月,原曾都区教学工作会在厉山三中成功召开,2009年10月15日,“随县首届中小学校长教育论坛”在厉山三中隆重举行,厉山三中打造的“立体合作”课堂模式得到入会领导、专家一致好评。展望三中未来,希望与成功同在。 本报记者常跃耀 通讯员陈卫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