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领导干部应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金厚鹏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舆论引导尤其是突发事件新闻的舆论引导,考验着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负责人。能够有效引导舆论,不仅是对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要求,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客观环境要求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各种新媒体的兴起。网络、手机报等新兴媒体,传播交流信息更加快捷。而互联网突破传统新闻传播的时空,深刻改变着舆论引导格局。某一重大事件一经发生,最快几分钟内就有网民将信息发到网上,十几分钟后网站转载,1个小时后网上讨论就可能达到高潮。互联网还经常成为独立信息源,由网友“爆料”引起网民热议,传统媒体跟进采访,引发网上新一轮舆论热潮。互联网“倒灌”传媒媒体,网络与传统媒体深入互动,推动人们对事件发展的关注,这种趋势这几年日趋火爆,网上舆情已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对网上舆情的处置能力,是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不可回避的崭新课题。
    新闻管理制度的变革。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遵循奥运会惯例、履行申奥承诺,开始实施《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奥运会后,这一做法得到延续,外国记者来华采访,不须由中国国内单位接待陪同;赴地方采访,也无须向外事部门申请,只须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现今,境外有影响的媒体纷纷在国内设立记者站和办事处,来华采访的外国记者不断增多,在华活动的范围和自由度不断增大,境外媒体参与对国内突发事件的采访报道更快捷,这对领导干部的舆论引导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现实工作的客观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各类矛盾凸显、问题多发,广大民众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和反腐倡廉、公共监督等事件的知晓监督要求空前高涨。遵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指导方针,领导干部应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切实尊重人民群众对突发事件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
    积极主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与新闻媒体沟通交流。面对国际国内社会的多元声音、多样媒体,领导干部应深刻把握传播规律,了解舆论动向,积极与媒体打交道。在平等基础上信任媒体,善于与新闻媒体交往、交流、交朋友。充分运用媒体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发布权威信息,宣传解读党的方针政策,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此外,领导干部还要正确对待媒体的舆论监督,通过媒体监督来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在多元中求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在多变中求主动”。
    树立“第一时间”的观念,抢占舆论引导先机。突发事件最能触发人们的好奇心,容易成为媒体捕捉的报道线索,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目前,新闻报道的时间界限、空间界限、属性界限都被打破,突发事件无法封堵。而且,舆论固有的特点就是求新求异,越是堵,兴趣越高。领导干部要避免一律不报、或简单发布“通稿”的做法,要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争取第一落点,抢占引导先机。同时,一要坚持“速报事实、慎报原因、谨慎定性”的原则,做好“话题”的引导工作,当好“总指挥”角色,批驳谣言、澄清事实,引导事态良性发展。二要遵循“查清多少、公布多少”的基本原则,之后逐渐增加新信息。切忌盲目公布有争议的推断或结论、之后再不断修正自己的说法,以免陷入被动。
    高度重视网上舆情的引导。互联网是地方性、局部性、行业性突发事件演变为全国性舆论议题、乃至引起国际关注的重要推手。应对突发事件的网上舆情,领导干部首先要熟悉互联网并学会运用,做到主流信息先于各种流言和网民信息的发布,通过报网互动,实现传统媒体和网络的结合,优势互补。关注事前、事中、事后等关键节点上的舆情走向,不断发布事件处置的新情况,及时回应公众的质疑和猜测。其次,领导干部还要学习运用网络执政的方式方法,会用网言网语与网民交流,坦率真诚,以理服人。
    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加强学习,增强政治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敏感意识。舆论引导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形势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不出偏差,始终保持思想上的清醒与坚定。要树立“舆论引导无小事”的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断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加强政治素质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尤其要注重加强本地本单位新闻发言人队伍和网评队伍建设,并积极参与实践,丰富和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建立有序的舆论引导快速反应机制。领导干部要按照“引导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原则,制定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应急预案,迅速落实快速反应机制。指定专人负责有关信息发布的工作;主动配合新闻宣传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事件的有关信息;参与新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视情况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做到有的放矢,时刻掌握社会舆情和群众的思想动向,把准群众脉搏。
    部门通力合作,形成统一、齐心合力的工作机制。舆论引导涉及的突发事件真相、党和政府的措施、社会各界的行动、事件相关的科学知识,动辄与多个部门的业务相关,需要主要领导直接推动,充分调动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种宣传资源,统筹各种宣传方式,运用各种宣传手段,打好组合拳,打好总体战,如此才能形成舆论引导的集束效应和强大声势。
    总之,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舆论传播的新动向、新特点,努力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早说话、说实话、会说话”,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最大限度地从根本上解决或缓解问题。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要求,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思想保证,营造和谐舆论氛围。
    (作者系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领导干部应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理论】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