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筹兼顾推动人性化执法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当前推行的人性化执法举措具有非常现实、非常直接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保护人的权利、维护人的尊严来开展,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而言,就是将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从执法行为人性化的理念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权、公平交易权,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消费权。推动人性化执法,需要统筹兼顾,既要坚持合法性原则,又要体现合理性原则,既要维护平等竞争,又要扶助弱势群体,既要惩罚违法行为,又要纠正不当行为。 统筹兼顾合法性与合理性原则。作为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是基础,即实施行政管理,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或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这是行政执法机关执法的基础和底线。但我们强调依法行政并不是死抠教条,僵化执法。在合法行政的前提下,还要合理行政,即在实施行政管理时,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政自由裁量应当符合法律的目的,排除相关因素的干扰,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避免采取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公正的理解法律、执行法律。在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当事人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危害程度等因素,做到过罚相当,公平合理,这样才能让受罚者心服口服。 兼顾平等性与扶弱性原则。维护公平、平等竞争的经营环境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如反不正当竞争、打假治劣等执法行为都是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表现,否则就难以保持平等竞争的市场经营环境。但维护平等竞争,并不排斥扶弱济贫。下岗职工、待业学生,老弱病残人员,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同样有生存和经营的权利,而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暂时没有先天具有竞争力的经营者那样的优势,因此,需要执法者以人文关怀的执法方式对其采取特殊保护和扶持措施,促其做大做强,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这也是维护平等竞争的具体表现。所以,作为执法机关来说,平等与扶弱二者应兼顾不可偏废,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差距,真正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健康发展。 兼顾惩处性与纠偏性原则。行政处罚的目的是规范经营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惩处是为了规范,纠偏同样也是规范。在执法办案时,不要为处罚而处罚。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违法行为实施严厉打击,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处罚不是目的,不是唯一的手段。对那些没有严重危害性后果的轻微违法,要以教育规范为主,对已实施处罚的行政相对人也有一个规范的问题。如在行政处罚的同时,下达《行政建议书》,督促其纠偏规范,就是统筹兼顾的具体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受罚者领会到执法机关不是为处罚而处罚,而是将处罚与纠偏结合起来,真正达到教育规范的目的。 (作者单位:随州市工商局) 黄远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