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作者:徐王俊
  1月12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随州市教育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教育科研工作会议落幕。
    两天里,学术论文交流、湖北大学教授徐学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郑晓边的学术报告等,围绕着如何推进我市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工作,开展了一场丰富的交流与研讨。
  
    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随县厉山三中校长马国新说,课堂本该属于学生,但是由于受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的影响,至少有30%以上的学生学科成绩不及格,成为应试教育的差生。为了实现“无差生”的目标,该校以“学生个体、小组、班级、教师”四个要素,构成一个立体式共同体,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提出了“立体合作”课堂模式,师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四种学习形态中,让每个学生达到学科及格、品德合格和身心健康。
    随州经济开发区大堰坡小学坚持以活动促养成,为学生成长奠基;曾都区铁树学校坚持塑造学生高尚人格……多位中小学校长在会上表示,通过教育改革,旨在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其健康成长。
  
    课改要加强学生心理教育
  
    目前,我省已开始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这意味着普通高中将逐步探索把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共同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
    当前课改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郑晓边认为,学校必须在课改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通过新型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民主式的协作过程,让学生学会适应,寻求发展。
    谈及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五眼桥中学王小琼老师认为,首先要分析受教育的对象,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多引导多沟通,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对其进行意志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市教育局局长、教育学会会长吴江明说,教改工作让传统教育方式面临挑战,教师必须去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感动心灵。
  
    校本科研提升育人水平
  
    采访中,不少学校负责人表示,目前大多一线教师普遍存在升学竞争压力大、课堂教学工作累、家长协调难等问题,教师自身提高缺乏时间,教学质量很难跟进,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途径在于校本科研。”徐学俊说,以一线教师作为主力军,立足本校实际,结合自身工作,由学校自己负责组织和管理,研究问题,且把问题定位在应用、教学、行动研究的范围,把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等方面作为重点,可有效提升教师水平。
    专家提出,教育科研的课题,可以从班主任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科教学改革实践中,合作课题中,教育基础理论文献的学习中,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分析中等方面发现问题,但是课题必须要做到“小、实、新、短”,切莫贪大求全,空洞玄虚。
  
    (本报记者 徐王俊 通讯员 雷少杰)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教育在线】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