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加快林业基地建设 打造林业产业大镇
江正荣
  曾都区何店镇位于随州市迎宾大道南端,山林面积17.2万亩,是随州城区的绿色屏障。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把生态家园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造林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核心,把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增加林农的收入作为林业工作的目标,抢抓国家加大林业建设投入的发展机遇,努力将何店建设成为林业产业大镇。
    该镇始终把生态何店建设放在林业建设的首要地位。何店是随州连接鄂西生态圈和武汉的门户,建设生态何店,对于改善随州市外围环境、建设随州城市生态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开春以来,该镇迅速掀起林业生产的高潮,一抓植树造林,在贯庄村、乔麦河村、浪河村栽植国外松,在金花岭、王店、三岔湖村高标准栽植核桃、金银花等高速经济林,共成片植树1600亩。各村 “天窗”在一亩以上的荒斑全部进行了绿化,全面提高植被水平,巩固封山育林成果。二抓湾子林建设,在全镇开展 “百树户、千树湾、万树村”活动,把湾子林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三是抓绿色通道建设,组织全镇机关干部职工以随安公路为重点,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镇区内主干道和通村公路150多公里两旁全部进行了绿化。四抓退耕还林,加强生态公益林基地管理,对2002年以来退耕户进行核查,对不合要求的督促他们补植补造。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合同,落实管理责任制,充分发挥公益林的生态效益。五抓林业管理。在市、区林业部门的支持下,镇政府取缔和关闭7个非法林木加工厂,稳定了林区秩序。同时狠抓护林防火工作,全镇山林火灾比前年下降了70%。
    该镇虽然有十几万亩山林,但由于受林地产权不清晰,经营主体不落实,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发展,尽管山上林地条件较好,但由于管理投入不够,山上大部分是本地马尾松、栎树杂灌,经济效益十分低下,有的山林仅给林农提供生活烧柴,林农对管理山林积极性很低。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林业经营权和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定了农民经营主体地位,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充分调动了林农管理和经营山林的积极性。对此,结合何店林地坡度较小、土层肥沃,适合发展木本油料生长的优势,镇政府决心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步伐,提高林地经济效益,开辟增加林农收入的的新途径。改造和新开油茶基地1万亩,提高油茶品质产量产值。在棋盘山、天星、金花岭等村,将六七十年代的6000亩油茶老基地进行改造,使油茶从被压的状态下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充足的阳光,逐步恢复原有的产量。目前已引进随州市田丰公司在棋盘山村改造油茶基地500亩。力争在王店、乔麦河、桂华、贯庄等村新建基地4000亩,全部实行业主承包经营的方式。在金花岭村改造建设1000亩核桃基地。金花岭村近两年通过拍卖山场经营权、引进外地核桃生产能人,改造建设两个核桃基地共1000亩,去年已有60%核桃树挂果,收青皮核桃4000公斤,产值4万元,两个基地共植核桃树30万株,预计2012年全部投产、年产值可达300多万元,成为该镇林业生产又一个新兴产业。如此,该镇通过狠抓林业基地建设,引进龙头企业,盘活林业资源,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林地效益,增加林农收入,林业生产步入建设有基地、承包有业主、管理有效益的良性发展轨道。该镇力争通过两至三年的努力,实现木本油料产业产值达到3000万元、农民人平增收300元的目标,让木本油料产业成为该镇的特色农业产业。
    (作者单位:曾都区何店镇党政综合办)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加快林业基地建设 打造林业产业大镇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理论】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