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八大功绩光耀中华

  炎帝神农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各种史籍中,记述炎帝神农的文字不少。关于炎帝神农氏功绩的记载,相对而言,比较系统、全面的要算宋代罗泌所著的《路史》了。《路史》说炎帝“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教之麻桑,以为布帛”;“相土停居,令人知所趋避”;“众金货、通有亡,列廛于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寒,察其侵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之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每岁阳月,盍百种,率万民蜡戏于国中,以报其岁之成”;“命刑夭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厘来,是曰:‘下谋’。制雅琴,度瑶瑟,以保合大和而闲民欲,通其德于神明,同其和于上下”,等等。
    概括起来,相关资料记载了炎帝神农氏的八大功绩:
    一、始作耒耜,教民耕种。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
    二、遍尝百草,发明医药。以身验草木,从满山遍野的杂草树木中找出可以治疗人们疾病的药物,减轻人们的痛苦,延长人们的生命。
    三、治麻为布,制作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炎帝神农教民化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蒙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四、日中为市,首倡交易。炎帝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货币、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石。
    五、削桐为琴,练丝为弦。炎帝神农发明了乐器,能使人们娱乐。同时,用和谐的音乐使部族们明白事理,以治混乱。
    六、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炎帝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七、作陶为器,冶制斤斧。制作陶器,改善人们生活。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台榭而居,安居乐业。建屋造房,使人们有遮风挡雨的地方,进退有所。
    炎帝神农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创始者,引领了我国第一次“绿色革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他为了使部落生存、发展壮大,领导部族成员不断积累经验,与大自然斗争,从而改变了先民茹毛饮血、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状态,由纯消费的社会进入创造性社会。他亲自耕种,遍历千山,寻尝百草,甚至于“一日而遇七十毒”,终因误尝毒草中毒而崩殂。炎帝神农精神,首要的是创业精神、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炎帝神农精神使中华后裔在与自然和社会的斗争中,摆脱愚昧和野蛮,追求先进与文明。这种精神使华夏民族获得了高度的团结和统一。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八大功绩光耀中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理论】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