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成为文化遗产
2008年6月,随州民间文学“炎帝神农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炎帝神农的传说在随州各地及周边地区都有流传。其中流传最集中的地方为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和殷店镇一带,传说内容涵盖了炎帝神农从生到死的人生过程。炎帝神农的传说载体既有口耳相传、碑刻画像、祭祀唱词,又有史书、辞书、地方志书等多种形式。1991年,随州市出版了《神农的传说》一书,收录故事36篇;出版《炎帝》一书,收录传说故事43篇。2009年出版一套6本 《随州文化丛书》中,也收录了一些关于炎帝神农的传说故事。此外,还有其它研究记载炎帝神农的相关书籍也零散刊登有数十篇传说故事。 关于其身世的。传说炎帝神农是天上的乌龙托生的,神龙的母亲姓姜,名叫安登(也有说叫桉橙),在梦中与两条小龙戏耍,受孕生下神农。也有传说神农是神托生的。如《双龙入怀》、《神农洞的故事》、《神农出世》、《九龙山》等。 关于其功绩的。在众多的传说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讲述炎帝神农功绩的。如《白午集》、《百草园》、《雾云山的神农茶》、《九穗谷》等。 关于其游历的。传说炎帝神农为了让人们摆脱原始的生活状态,四处游历,教男耕女织,替人治疗疾病,为人们开荒造田,打井汲水、惩恶扬善。在随州,不仅有炎帝神农在随州各地遍尝百草的传说,而且还有他在神农架、山西等地生活游历的传说。如《神农桥》、《男耕女织》、《神农解和》等。 风物传说。目前随州一带尚存的很多习俗、风物、地理、地名传说都源于炎帝神农。如:很多小孩爱玩的“拦羊”游戏,传说是从神农和母亲安登狩猎时,逮羊拦羊的经过而来;殷店镇神农洞前据传由神农开垦的神农宅(一大块平畈)过去生产的神农米颗粒大、颜色发青,像玉石一样晶莹透亮,煮饭时一粒粒竖在水中,奇香无比,传说这种米就是神农分五谷时留下的。还有漂水河、姜水河、神农宅、九井和对口山、羊儿山、洪山双门洞等众多的地理地貌都传说与炎帝神农有关。如《烈山九井》、《漂水河的来历》、《老龙堤的豁疤》等。 炎帝神农的传说起源最迟也在夏代以前。从春秋战国开始,炎帝神农的传说就不断地以文字记载的形式出现在历朝历代诸子百家的典籍中。 炎帝神农的传说蕴涵了我国原始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农业、医学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体现着民本思想、创新精神、斗争精神和献身精神等深刻的内涵和中华民族团结和睦、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成为维系中华民族情感的纽带,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