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土地谱新篇
——温泉村党支部壮大集体经济纪事
作者:徐斌
7月2日,走进随县洪山镇温泉村新阳店,但见满街的商铺、饭店。昔日过往司机打尖歇脚的过路店,如今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度假村了。 温泉村是片红色的热土,老一辈革命家李先念、陶铸等先后在此开展革命活动。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江汉军区后勤部所在地。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温泉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谱写了强村富民的新篇章。 2002年,洪山镇原太和店村与温泉村合并为温泉村。合并后的温泉村背负了40万元的债务,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是房屋出租、水面养殖,一年下来不到3万元。 如何带领村民致富,壮大集体经济?温泉村党支部一班人认为:靠山还得 “吃山”,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2003年,温泉村党支部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后,决定开发利用矿山资源,并成功引进3家矿产企业,村里每年可收取承包费10万元。 温泉是温泉村最大的一笔财富。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国很多地方开发利用温泉,搞活了地方经济,村里的干部群众终于看到温泉的巨大价值,并建议开发。2005年,大洪山温泉开工,2009年正式开门迎客。 依托温泉资源,依法合理经营村集体土地资源,温泉村一次性获得土地出让补偿480万元,农户获得土地补偿320万元,村级集体纯收入160余万元。玉龙温泉投入运营后,解决本村就业200多人,村集体每年参与分红近10万元。温泉村党支部一班人抓住温泉开发的机遇,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酒店住宿、百货零售。“现在饭店的生意好多了,一年有5万元的收入。”温泉村村民曹世勇在新阳店街上开了一家饭店,玉龙温泉开业后,客人多了起来,饭店的收入翻了一番。 温泉开发带来了旅游业大发展,目前全村经商的农户有180多户,其中,从事酒店和餐饮的农户已发展到37家,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村集体实现经营管理收入3万多元。2009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7419元,村集体年收入20多万元,集体经济积累200多万元。 富起来的温泉村坚持美化生产生活环境,抓村庄环境整治,大力发展公益事业,让村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如今,山沟沟里的农民住进了小别墅,新阳店住户已经从80户增加到300户。 “我们还要投资建设一个温泉新村,商贸街、宾馆、党群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齐全,可容纳100居民户。”温泉村党支部书记曾庆海说。温泉新村的规划近期出炉,温泉村的美好蓝图正在渐渐展开。 (本报记者 徐斌 通讯员 朱西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