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兴校 质量立校
——随县一中科研兴校纪略
“我们老师的最终目标不是当一个教书匠,而应该成为一个教育家”,这是随县一中校长张立东在教研会上对全体教师提出的要求,并明确地把“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作为立校之本,由此揭开了随县一中科研兴校崭新的一页。 为了加强科研兴校工作的领导,随县一中成立了科研领导和管理小组,制定了《随县一中教科研和课题指南》和《随县一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等,由校领导带头主管,由教研处和各年级学科组具体落实,使教师在从教学到教研的飞跃中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改科研能力,也极大地鼓舞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为科研兴校战略的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 科研兴校战略的实施,根本在教师。随县一中结合课程改革和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加强教师的校本培训。除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各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外,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开展新课程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课件制作培训、“三优”(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论文)评选等活动。学校校本培训不拘一格,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并鼓励教师制订自己的进修计划,有效开发、整合、利用资源。在此基础上,学校以课题研究为龙头,近几年来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精心组织策划,2002年加入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规划”课题组,2004年又被中央教科组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社区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实验学校,并创办了《随县一中教研》,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校本科研工作的开展。学校形成了学习型的研究组织,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了教师参与科研兴校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科研兴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使教科研活动不流于形式,随县一中始终重视教科研成果的及时总结、应用、推广。学校在每个学期都进行期中、期末总结,要求每位实验教师撰写阶段性教科研报告,每年还举行教学、教改经验交流会,加强每一位教师科研成果的总结、交流、推广,力争教师间互相学习借鉴、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形成独特而有效的教学风格。 几年来,随县一中教研园地硕果累累,教师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各级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论文奖励的近80人次。其中,校长张立东的《班级管理应遵循的原则》获国家一等奖,张继军老师的《浅谈洋务派的洋务主张》获国家二等奖,胡光菊、王春老师在全省体育教学展示活动中均获一等奖,王劲松老师在全省数学优质课中获一等奖,郭绍鸿、石坤文老师在全省政治优质课比赛中均获二等奖,胡会玲老师在全省历史优质课比赛中获二等奖,徐纯海老师的《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获省优秀课件二等奖。学校也连续八年被评为“教学教研先进单位”。 (通讯员 岳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