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寻根节为契机打造创意随州
詹家安 续安东
随州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影响深远。如何进一步叫响“炎帝神农故里,中国编钟之乡”,推动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笔者认为,以寻根节为契机打造创意随州,是一个不错的战略选择。 两届寻根节,充分释放了拜祖活动对经济的刺激效能,助推了世界华侨华人的寻根热潮,可以说是产业需求和文化创意的紧密结合,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策划、非常成功的文化创意。在此基础上,基于国际流行的创意城市理论,结合随州实际,笔者提出打造创意随州的几点措施,以供商榷。 一是加大招才力度。没有一流的人才,就没有一流的创意理念,就没有创新。文化创意产业归根到底是“头脑产业”。要创意,必须要有洞悉国内国际文化产业发展前沿、融汇中西创意的人才。能否集聚一大批一流的文化创意人才,对于建设创意随州起决定性作用。一个城市和一个地方,即使有再多的文化资源和丰富内涵,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创意人才,善于在对比中发现亮点、碰出火花,这些资源也不可能很好的转化为文化资本和社会财富。韩国近几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有一批高素质的创意人才,加上政府推动、政策保障、制度变革等有效手段,使韩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原创型创意人才和创意运营管理人才的奇缺,是随州当前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最大障碍。与周边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同在“西圈”的襄樊、宜昌等城市相比,随州在创意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引凤”重在“筑巢”,要打造吸引高端人才来随州的人文环境、创业环境,打造随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集聚平台。要使随州集聚一批优秀的创意人才和经营人才,同时重视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让他们坐得住、留得下、有事干、干成事,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自主创新能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随州的发展建功立业。最近,我市实施的“引博工程”就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高度重视,极具战略眼光,这也是加大招才力度的具体体现。 二是海选“随州形象大使”。在随州籍品貌俱佳、德艺双馨的青年中选拔能代表随州特色和形象的公众人物,让他们以鲜明生动的形象引领随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这方面,山东省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山东省的城市形象大使选拔分为 “城市魅力形象大使”、“城市骄傲形象大使”、“城市才艺形象大使”,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诠释“城市形象大使”的概念。2006年和2008年,山东电视台联合全省17个城市的电视台成功举办过两届城市形象大使评选活动。以“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作为评选标准,大力展示和宣传山东省17个城市的人文风貌,树立各地政府良好形象,彰显城市独特气质。形象大使选出后,在两年的宣传周期内,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形象推介。比如,在17个城市的交通要道、高速入口等处设立城市大使形象宣传广告牌;在城市中心广场或重点区域,为城市形象大使设立专属花坛等局部标志,让城市大使融入到城市当中,成为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17个城市的形象大使还被邀请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如赴省外、国外进行城市推介等;在各地选拔赛基础上,选出三名能代表山东的形象大使。据悉,山东形象大使还成为了世博会上的山东形象代言人。 三是努力打造具有随州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是一对共同成长的孪生儿,城市因为有创意产业的支撑而重生为“创意城市”,创意产业因为城市适宜土壤的培育破茧而出,成为撩动城市风景的美丽蝴蝶。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关键在于依托自身的文化、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来做好创意产业发展的定位。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苏州、无锡等城市正在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工业设计园区”、“动漫城”、“设计创意基地”等创意产业的发展。在这个创意的时代,随州必须深入挖掘本土资源,迎头赶上,实行差异化竞争。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例子就是由“铁三角”张艺谋、王潮歌、樊跃三位导演联手打造的“印象”系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印象”系列演出,依托当地优美独特的原生态自然环境,深入发掘在当地流传已久的民俗民风甚至神话传说这些历史元素,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整合,打造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并且借助当地人这些非专业演员的演出活动,拓展了旅游空间,拉长了旅游产业的链条。 “印象”系列是文化与山水相结合的成功文化产业创意的典范,也是中国观看人数最多的商业演出,对当地经济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这种创意模式对我们建设文化随州,擦亮两张名片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启示我们,随州要想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必须有大师级的策划和导演。当然,这需要相关部门高瞻远瞩,深入细致地做好准备论证、积累、策划、演练,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若成功,其结果必将对随州的城市品位、城市形象、人文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有一个极大的乘数拉动效应。 (作者分别系市委党校副校长、教研室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