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无悔的人生
记随州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办公室副主任谢承明
  在人们的印象里,警察都是冲锋陷阵,英勇善战的钢铁卫士,是人们眼中的“武将”。然而,他们队伍中的“文官”,却向我们展示了警察的另一面,那就是刚中之 “柔”。他们虽然没有站在与罪恶较量的第一线,但他们是“参谋”、是“管家”,是人民警察“人”字中的那一捺,他们用辛劳和智慧共同撑起了人民警察的高大形象,他们把满腔的热情和青春年华献给了公安事业。随州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办公室副主任谢承明就是 “文官”中的一个。
    群众的贴心人
    当你接触谢承明时,你不会感受到警察的那种威严,因为他待人接物总是笑脸相迎,这是人们到开发区公安分局办理各种事务时对他的第一印象。
    谢承明不仅对领导和同事如此,对待百姓更是如此。谢承明认为:办公室的工作就是服务,在提高服务质量上,要注重以人为本,高效服务。于是他坚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时时换位思考,处处替人着想,事事体现人文关怀。不管是人民群众还是本系统或外部职工,只要有事找他,在原则范围内,他总是尽力而为,从不为难他人。有时候群众来分局里办事,因忙碌而延长了时间,群众会用简单的想法对他抱怨,但谢承明从不计较,耐心地向他们做解释工作,最终让群众满意而归。虽然这些都是“小事”,但点点滴滴汇成了民警的闪光点。
  单位的大忙人
    没做过办公室工作的民警,不会懂得办公室的辛劳。2007年,谢承明从厉山派出所调到随州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综合办公室工作,面对这一繁琐的岗位,他想到过换岗,但这种想法一闪即逝。慢慢适应后,正如他自己说的:即使平凡,只要真正投入到这种工作中去,就能体会到它的意义所在。凭着这份信念,他毫无怨言地忙碌着。财务装备、政工人事、文秘……每天都有很多的工作,即使是休息,也很少看到他闲下来。今日事今日毕,今天做不完的事,他会很自然地加班加点,耐心再耐心,辛苦再辛苦地完成。
    2009年7月的一个周五下午,他接到上级公安机关下达的一项很急的课题调研任务:要求开发区分局迅速开展调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调研报告。他接到任务后,立即向局领导汇报,并主动要求承担了该调研任务。他利用双休日顶住酷暑,下基层搜集第一手资料,之后又回到办公室坐在电脑前绷紧神经,敲着键盘,硬是加班加点地完成了4000余字的调研报告。周一上班后,局领导看完报告,满意地称道:“确实费了功夫,很不错”。此调研报告后被上级公安采用,为上级公安机关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谢承明的日记本上,写下了“我们应该做一个高尚廉洁的人,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工作中多点奉献,少点索取。多讲谦让,少讲名利。”几年来,谢承明没有利用便利为自己谋取一点私利,没有利用工作之便谋取不义之财,也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相反,他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在办公室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人民的好警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谢承明脚踏实地,在办公室岗位上拼搏了三个年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在的他,面对各种事务可以应对自如了。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满,他很有感触地说:社会发展是无止境的,服务也是无止境的,我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不会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匮乏,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队员和群众服务。
    青春年华,常年忙于这默默无闻的工作,当问及谢承明有没有后悔时,他毫不犹豫地摇摇头,从他坚定的眼神中记者看到了这位46岁的人民警察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人生宝贵,青春短暂。谢承明对工作负责的态度,让他的生命更加充实,也让他人生的价值得到诠释,这或许是谢承明无私奉献的动力吧!谢承明正用拼搏的精神、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铸就了人民警察的刚中之“柔”,也铸就了他飞扬而无悔的人生……
  本报记者徐军国通讯员余贵生、黄正祥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无悔的人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广角】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