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洗澡
石守京 袁昌斌
冬日洗澡,过去对于身处鄂西北的老家人来说,真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奢望。为此,乡亲们费尽了心思,有人在室内搭起顶棚,倒上一盆沸腾的水,以提升室内的温度。然而,这些看起来热腾腾的蒸汽,相对于近30平米的室内空间、零度左右的温度无济于事,脱下棉衣后冻得颤颤抖抖,上下牙无法控制的碰撞发响,嘴唇发乌,全身起鸡皮疙瘩,虽用热水三下五去二地周身浇了一遍,一时之快之后,很容易被感冒、发烧、咳嗽等尾随而来。有人在室内生上炉火、炭火等,加温之后在洗澡,受冻的情形比前者好多了,但时有煤气中毒头疼、晕倒甚至死亡的,也不算很好的办法。所以,那时的冬日,人们谈澡色变,多数人不得不忍耐着等到春暖花开时再洗。 1965年我入伍后,到了北京部队,大冷的天,居然可以每个星期洗一次澡。宽大的澡堂,中间两个大水池,池内砌有梯形的台阶,靠墙安有几十个淋浴头,全连100多号人先在热气蒸腾淡青色的水池中浸泡,热热的、烫烫的,除头部外,周身烫得红红的。然后离开池子,一人双手撑在池边,弓着身,另一人手上套上毛巾帮忙擦拭背部、臂部和胸部后再打开淋浴头冲洗。年青的战友们在一起有说有笑,伴随着搓揉拍打声,快活逍遥又清爽,再无感冒之忧了。那时,我常想,什么时候在老家也有这样的享受就好了。 如今,农村老家大多建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靠太阳能热水器、喷头、冬季洗澡不再是一种奢望。一年四季,有太阳便有热水洗澡,有的还一天洗几次呢,方便又卫生。与过去比较,真是天壤之别。我的愿望成真,感觉就像电视中所说的,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