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斤少两市民闹心 计量日专家支招防“被宰”
作者:陈巧玲
“计量检测,健康生活”。5月19日,市质监部门开展 “5·20世界计量日”计量下乡活动,结合大家反映较多的电子秤等计价不准的问题,计量所的专家讲授一些计量常识,为市民消费提个醒。 “平时看商贩使用电子秤,表面上看都没有问题,他们是怎么作弊?”随着杆秤慢慢被淘汰,电子秤、双面显示弹簧度盘秤等更加稳定的计量器具日益普及,但依旧免不了缺斤短两的发生。为市民提个醒,执法人员介绍了秤计量常见作弊方式: 垫角法,有些商贩故意将桌子放斜,或用硬币、纸板垫高秤身一角,造成缺斤短两; 连盘称重,有意不将秤盘放在秤上,待顾客购物时,按下单价数字后,再将放有商品的秤盘放在秤上计量,结果秤盘的重量就成了商品的重量,从而被计算在价款之内; 装磁铁,商贩在秤盘上放置一块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力 “增加重量”; 此外,有些经营者在称量时故意将物品重重地丢进秤盘,借助惯性冲击力使得电子数值显示瞬间人为加大,然后马上拿起。 如何来防范呢?市质监局计量科科长钱玉薇建议消费者购物时,若没有使用电子秤、台案秤等合法计量器具,使用的是杆秤的话,消费者最好不要在这些摊位购买东西;在用电子秤称重前,要注意看清电子秤重量显示是否为零,购物后及时到“公平秤”处复称,也可用随身携带的钥匙圈或手机(事先在“公平秤”上标定好重量)放在电子秤上作对比,注意在购买活禽、活鱼等商品时,应在宰杀之前复称。 (本报记者 陈巧玲 通讯员 张齐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