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 野 新 风
——广水市余店镇抗旱抢插小故事
作者:宋俊超
本报记者 宋俊超 通讯员 程爱华 连日来,面对严重旱情,广水市余店镇在抗旱保秧苗、保人畜饮水、保插秧攻坚战中,荡漾着“让水、送秧、给力”股股新风。 让 水 先觉庙村是徐店泵站出水口所在地,徐店泵站两台360千瓦的机组,自5月24日开机抽水后,水经过该村源源不断地流向下游的十几个村。按理说这个村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先享用水库里的水,早点插上秧。 可是,村支书冯建国动员村民发扬风格,把水让给下游更急需用水的村民。他从自己做起,家有3亩栽秧田,他不仅扒渠引水栽秧,还到渠道护水、堵漏,在他的带动下,先觉庙村的60多户村民主动让水,暂缓插秧,把水让给下游的村民栽秧、蓄水,并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送 秧 杨岭村75岁的段远品和老伴种了3.5亩栽秧田,由于长期的干旱,老人无力挑水浇秧苗,他育的秧苗全部干枯。看到泵站抽水了,水哗哗地流进田里,其他村民都有秧苗可插秧,老两口为自己没秧苗着急了。 “一定要让老人栽上秧,不然我们心里不安!”村民程天太第一个在自家秧田里扯了100多个秧头送到了老人田里。很快,你30、他50、村民都纷纷把自家的部分秧头让给老人。在乡邻们的帮助下,500多个秧头汇在一起,大伙又把这来自四面八方的秧苗,插在老人的3.5亩秧田里。 给 力 该镇在每个村成立了“双抢队”,帮助缺少劳力的计生户、“空巢老人”搞双抢。 近日,关寨村育龄妇女刘文琴的4亩小麦田抢收完后,又全栽上了中稻秧,而且比有劳力的农户先忙完了农活。 刘文琴的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家里的6亩责任田全靠她一人打理。今年遇上了干旱,寄秧田里又没有水,眼看秧苗快干枯了,计生办派来了8名“双抢队”员,帮她栽好了中稻秧。 徐店村“空巢老人”刘大庆儿孙在外地从业,5月底,渠道放水了,当他打算着怎么早点把秧插了时,5名“双抢队”员帮他抢插了6亩秧。 现在,该镇“双抢队”已帮助82户村民插秧600余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