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县热烈祝贺第21个全国土地日!
今年宣传主题: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 守红线 惠民生
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何仁义 今年6月25日是第21个 “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 “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守红线 惠民生”。确定这一主题,旨在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全社会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营造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管地用地的良好氛围。 当前,随县正处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打造“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的关键节点,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持续上升,土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发展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保护利用土地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可持续发展新的思路 应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在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中有所作为,关键是要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即一是“双保”与“双促”的关系。在做好“保增长、保红线”的同时,更加重视通过资源利用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改革创新与依法行政的关系。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既要合规合法,保证政策的严肃性,又要更新观念,对内挖潜,提高容积率和投资强度,解决当前面临的土地供需矛盾。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上级政策与随县的实际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是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的关系。要强化统筹规划、审批监管和考核评价,合理确定资源供应的总量、结构和时序,加强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引导与调控,同时,要充分发挥土地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土地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四是严格执法与优质服务的关系。加强国土资源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服务发展是目的,执法监管是手段,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改进服务、提高效率上来,特别是把执法监管的重点转移到制度约束和事前防范上来。 落实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 一是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尤其是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加强耕地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各级政府、各部门要认真履行保护耕地的神圣职责,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坚守耕地红线,严格实行先补后占,确保随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同时,要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增加耕地后备资源。要改革完善征地制度,严格控制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二是要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随县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上级要求相比还是比较粗放的,如何从粗放型用地转向节约集约用地,事关随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此,要高度重视,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随县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要压增量盘存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强化新增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执行各类项目用地标准。开展批而未用土地专项清理,加大闲置土地监管力度。加强小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合理安排用地规模,鼓励盘活存量土地,要调结构,严格产业准入条件,严格落实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引导项目按规划用地。要科学安排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优先保障转型项目用地需求。要加快征地批后实施和土地供应,及时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确保项目及时落地,推动全县项目建设。 强化土地管理共同责任 目前,第11次全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正在进行,依据《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国土资源部15号令),今年是对土地违法严重地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的第2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各级政府、各部门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扎实做好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及时加以整改。要落实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变“一家管、大家用”为“大家管、大家用”。要强化土地执法监管,建立土地动态巡查制度,建立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要严厉查处土地违法行为,曝光一批典型违法违规案件,形成强大的震慑力,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引导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无不与土地息息相关。各级政府、各部门要通过“土地日”系列活动,宣传新形势下坚守耕地红线和维护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让全社会深入了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压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耕地红线、合法合理用地、保障科学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土地是稀缺的宝贵资源,需要倍加珍惜和呵护。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依法管地,节约用地,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的不懈努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保护好每一寸耕地,合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为推进随县“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珍惜土地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 随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祝军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土地是我们世代耕种,繁衍生息的场所,也是我们积累财富,谋求发展的物质条件。国土资源管理好不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关系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的问题。随县国土人的工作理念是:“节约集约用地,转变发展方式,服务经济建设,构建和谐国土”。 转变发展方式,节约土地资源,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资源利用方式,落后的发展方式往往导致资源大量消耗和粗放浪费;资源利用方式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外延的资源利用方式会进一步固化和加剧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迫切要求加快资源利用方式转变。随县作为全省最年轻的县,国土资源系统业务管辖范围5316平方公里(不含长岗),农用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5%,且农用地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对于一个农用地面积大,农业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年轻县,在建县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经济建设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骄人成绩,这与土地的贡献密不可分,可以说土地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强有力支撑。在全县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我们面临的是耕地保护 “红线”和卫片执法 “高压线”的双重压力,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随县国土资源系统秉承“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服务意识,处理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科技的综合手段,建立健全共同责任机制,不断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加大动态巡查力度,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积极开展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工作,加快农村土地登记确权,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 集约利用土地,促进经济发展,是保障“双赢”的关键。随县国土资源局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要求,努力提高现有土地利用效率,建立和完善以规划和标准控制为前提、以政策约束激励为导向、以监管考核为抓手、以有偿使用和市场配置为基础的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通过完善节约集约用地标准和措施,控制总量、增加流量、盘活存量,形成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倒逼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严格控制城市用地扩张。为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合理用地管地是关键。坚持广开耕地占补平衡渠道,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存量土地等形式补充耕地指标,保障建设用地指标,在确保全县用地指标的同时保证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推进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落实情况,随县国土资源局更是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准强拆强建。 严格用地审批,依法依规管地,是推进节约集约用地重要保证。随县国土资源局以贯彻落实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为契机,依法查处、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切实维护法律法规和土地政策的严肃性、权威性,对于违法用地行为,一经发现坚决查处,绝不打折扣,绝不敷衍塞责、避重就轻,对押案不查、瞒案不报的,要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积极推进土地利用动态“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充分运用“一张图”成果,加快建设用地的综合监管平台建设,通过“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对规划实施、计划执行、土地开发利用、耕地保护情况运行动态监管,努力实现土地管理的现代化,提升国土资源监管的质量和效率。统筹整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建设完善集遥感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基本农田数据、土地权属数据为一体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 土地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千秋万代。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与艰巨的任务,我们既躲不过,也绕不开,更退不得,必须勇敢面对,必须勇于担当,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认清肩负的重要责任和光荣使命,从维护国家利益、资源持续利用、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复兴繁荣的战略和全局高度,统筹谋划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让我们放眼全局、深化认识、改革创新、善治善为,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充沛激情、锐意改革的坚定决心,努力开创国土资源管理的局面,为促进随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国土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