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认真贯彻落实一号文件推进水利跨越式发展
  广水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马春桥
  
    “十一五”期间,广水水利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效能水利、安全水利、民生水利,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谱写了水利发展改革的新篇章。
    防灾抗灾工作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先后战胜了2006年的夏旱、2007年的洪灾、2008年的雪灾、2009年的伏旱、2010年的特大洪灾。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服务防灾抗灾工作大局,做好排险抢险指导,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特别是2010年7月17日,我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袭击,水利系统全员上阵,积极应对,充分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通过依法防控,科学调控,应对有力,夺取了防汛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快速推进。五年来,完成土石方13800万立方米,投入机械2.8万台(套),分别是“十五”期间的6倍、6.9倍、3倍。修复小型水利设施近1.2万处、新建整治塘堰2400余处,分别是“十五”期间的1.6倍、3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公顷,是 “十五”期间的2.8倍。硬化灌区渠道40.298公里,更新改造配套建筑物130余处,分别是“十五”期间的5倍、1.3倍,共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5.6万亩。2007、2009年,我市两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取得实效。按照农村饮水安全“两线一片”的总体规划,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完成中央省级投资8580万元,顺利通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示范市省级验收,兴建万吨水厂2座,千吨水厂2座,惠及全市33万农村人口。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顺利实施。“十一五”期间投资17246万元,除险加固黑洞湾、许家冲、飞沙河、霞家河4座中型水库和14座小型水库,改造39座小型水库溢洪道,新增防洪拦蓄库容1586万方,灌溉兴利库容870万方,有效提高了我市防洪、灌溉能力。
    水利改革进一步深化。完成8个水管单位改革任务,实现了全员社会养老保险,落实110名人员每年经费110万元,改革后的水管单位内部活力明显增强。水务改革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下发了《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原市公用事业服务总公司城区供水职责划归市水利行业主管部门,成立市城乡供水管理办公室,实现全市水资源统一管理。
    立项争资创历史新高。5年来,共争取项目资金规模4.5亿元,到位中央、省级资金3.3亿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五年计划。
    依法治水管水取得新成效。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严格工程“四制”管理,请审计部门对项目工程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邀请市财政、发改部门人员到工程项目检查工程建设进度及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初步建立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腐败预防机制。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监管。坚持开展汛前水利工程执法大检查,集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质量措施。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出台《广水市河道采砂管理实施细则》,编制《河道采砂管理规划》,注重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对河道采砂权一律实行公开拍卖,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有效的维护了河道采砂管理秩序。加强水保监督执法。重点组织开展麻竹高速、牛程公路水保监督执法,建立中华山水保监测站,有力促进我市水土保持执法工作开展。加强水利规费征收管理。严格执法程序,从严规范执法人员行为,确保水利规费应收尽收,为水利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水利行业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扎实开展学教活动,不断提高水利系统干部队伍素质。2008年广水市水利局被广水市委、市政府授予市乡局级领导班子“十面红旗”荣誉称号,先后110人次得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表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加强。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狠抓源头治腐,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水利局连续五年被广水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08年、2010年两次行评中均被评为行风评议优秀单位,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档案管理、文明城市创建、老干部工作多次被有关部门评为先进单位,广水水利局在2010年度市直部门责任目标考核中位居前列。
    “十二五”期间,广水水利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始终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和依法治水,突出防汛抗洪中心、粮食安全大局、民生水利重点和生态水利方向,着力推进水利改革和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配置能力、水生态保护能力和水利管理能力,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广水特色的水利现代化之路。
    加强防洪减灾工程建设。完成10座小(一)型、重点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山洪灾害治理,建立覆盖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系统。
    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实施吴家潭、高店、虎山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工程,完成应山河、广水河等河流重点河段治理。
    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基本完成规划内黑花飞大型灌区、霞家河等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完成高泵站群更新改造及配套工程建设,启动中小型泵站更新改造。推进大中型灌区的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继续实施“千村万塘”工程,到“十二五”期末实现村平有10口万方以上当家大堰塘的目标。
    实施以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的水资源科学配置工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与城区供水管网联网,提高水资源调控和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建设,保障供水安全。“十二五”期间争取再解决15万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 “村村通”,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
    狠抓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强中华山、十里河周边等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全面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开发水能资源,实施花山、飞沙河水电站增效改造。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实施农村河道沟渠综合整治、人居环境综合治理。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控制、水资源管理责任考核工作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取水许可管理、计划用水管理、地下水管理。加强水功能区管理,严格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开展节水型企业、灌区、社区创建活动。
    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争取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用好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整合国土、交通、农业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水利建设。依法征收防汛费、水资源费、河道砂石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等水利规费。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积极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水资源管理工作体制,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狠抓水利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的落实,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强化公益性职能,全面提高基层水利服务能力。
    坚持依法治水。加强水利法制宣传教育、水政监察工作,扎实做好水事纠纷预防和协调处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深化水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水库、泵站、电站、涵闸等水利工程日常运行管理。
    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增强水利规划、勘测设计、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大水利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提升水利干部队伍素质,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新的蓝图,新的使命。我们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把握政策、用好政策,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着力推进广水水利跨越式发展。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认真贯彻落实一号文件推进水利跨越式发展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2 版:专版】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