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助推工业兴市战略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也是现在企业最迫切、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创新企业人才引进机制,是企业振兴的希望,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 重视人才,牢固树立人才兴企理念。在我市已形成的五大支柱产业中,大多数企业处于高成长期,企业历史不长、规模不大,且属于民营企业“家庭式”股份组织形式较为普遍,如何促进企业持之以恒做大做强,人才是关键。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适应国际国内的竞争需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消除人才屏蔽障碍,以人才引进作为突破口,带动企业快速发展。要充分认识到人才引进的重要性,把人才引进放在企业优先位置进行谋划,要树立谁先掌握了人才、谁就会率先赢得在同行业工作的主动权的人才观念,坚持以人才引进为动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改善用人环境为重点,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新的用人导向、留人环境和富有活力的企业人才引进机制。 多措并举,打造企业人才积聚凹地。想企业人才之所想,急企业人才之所急,解企业人才之所忧,形成“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社会互动、企业主动”格局,形成凹地效应,把优秀人才吸引进来,让天下贤才为我市企业所用。首先要打造人才积聚良好环境。在研究企业远期发展战略的同时,帮助企业抓人才引进,出台吸引有技术、有产品、有项目的高级人才到开发区及所属企业创业的政策,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投资发展环境,把开发区真正变成人才集聚地、人才特区,促进开发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其次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要注重发挥已引进人才的作用,为其施展才华提供更多的舞台,在尊重企业人才个性和才能的前提下,实现人才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完美统一。第三要善于为各类人才营造用武之地,做到人尽其才,使引进的人才能够尽情施展才华,达到岗位留人的目的。要积极主动关心其精神生活,提高其文化品位,解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后顾之忧,使之有一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和得到社会承认及尊重的荣誉感,达到引得进、留得住之目的。 重视引进,为企业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除了完善内部经营管理体系、强化效益观念之外,必须注重对人才的引进,让人才为我所用。一是拓宽用人选人的渠道。要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猎头公司的人才优势引进、挖掘人才,还应该发挥已到企业工作的人才介绍的作用,更广泛地拓展引进渠道。二是充分开发利用人才资源。根据企业实际和需要解决的课题、难题,给人才以压力,让人才挑重担,以千锤百炼促其茁壮成长;让人才在不同的位置上进行锻炼,既可做高管,也应下基层,使之将掌握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制定人才送出去的短期培训计划,带着课题进行深造。多措并举,真正使引进的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三是推行考核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大张旗鼓给予重奖,除此之外,还应在提拔重用、解决个人要求等方面给予考虑。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人才工作的典型,引导社会、企业关心重视人才。 创新机制,通过人才引进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一要突出重点抓引进,做到人才流入向重点产业倾斜。要围绕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技术做文章,只有重点企业、主导产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二要着力平台建设,超常规激发人才活力。建立完善创业平台、服务体系平台、专家智力发挥平台、资源配置平台、人才开发培养平台等。要充分考虑人才不同的实际,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采取实践学习、企业培训、短期学习相结合,尽快提高新进人才适应企业需要能力,形成人才在企业优先培养和使用的氛围,在工作和交流中分享提高人才工作能力。三要高度重视,坚持人才优先投入战略。人才引进归根结底取决于企业家的认识程度和投入力度,认识有多高,投入力度就有多大,产生的效果就有多好,因此,企业要舍得投入引进人才,舍得让出股本留住人才,舍得用项目激励人才。各有关部门应为企业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做些实实在在的牵线搭桥工作,切实为企业搞好面对面的服务。要把为企业人才引进列为支持工业兴市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用三至五年的时间,使我市企业人才引进工作走在全省同类城市前列。 龚志彬(作者系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