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往期报纸   
  文章搜索:
元代碑刻《戒石铭》

  今年6月,我市出土一块珍贵的刻字碑。此碑为随州产青石材质,通高104.5厘米、宽82厘米、厚9厘米,碑身下部榫残长0.5厘米、宽34厘米。碑首为圭首,碑身刻字为“□□□至元二十五年八月□日随州重立石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代表堙没难识之字),出土时未见碑座。
    十六字碑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苍难欺。”出自五代十国后蜀后主孟昶的 《令箴》。《令箴》共二十四句,九十六字,其主旨倡导为政者要有仁慈之心,亲民爱民,清政廉洁。全文如下:
    朕念亦子,旰食宵衣。
    言之令长,抚养惠绥。
    政存三祀,道在七丝,
    驱鸡为理,留犊为规。
    宽猛得所,风俗可移。
    无令侵削,无使疮痍。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赋与是切,军国是资。
    朕之赏罚,固不逾时。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为民父母,莫不仁慈。
    勉尔为戒,体朕深思。
    孟昶为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即位初年,颁《令箴》,励精图治,国势强盛。但执政后期,沉湎酒色,不思国政,生活荒淫,连夜壶都用珍宝制成。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兵攻破成都,孟昶降,后蜀灭亡。宋太祖赵匡胤见孟昶的溺器都如此奢华,不觉叹道:奢靡至此,安得不亡!
    北宋初期,执政者为巩固其统治,十分推崇孟昶的 《令箴》。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对《令箴》删繁就简,摘取其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颁于州县,敕令勘石立于衙署大堂前。以警戒其秉公办事,从政为民,故称《御制戒石铭》。两宋以后,《戒石铭》遍布全国各地,流传日广,成为名言警句,官场箴规。我市出土的此碑即为 《戒石铭》。
    根据碑文推测,此碑之前的《戒石铭》碑,可能被毁坏,所以至元二十五年,元世祖忽必烈执政晚期,公元1288年8月某日,于随州重立此碑刻。此碑出土时已残破,现经精心修复后,展陈于随州市博物馆 “湖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以史为镜可知兴衰。时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随州出土元代碑刻《戒石铭》,其现实教育意义重大。中国共产党人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戒石铭》最好的诠释。
  
    (孙建辉)
更多>>  随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元代碑刻《戒石铭》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副刊】

随州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07-2019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