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看到那只黄色的猫,它常在我院子外面的花坛上晒太阳,我以为是隔壁邻居的。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这只猫肚子瘪瘪地亲近我,一点精神气都没有,哀哀地叫着,鼻子上还有伤痕。再一看,从下水道里探出两个柔软稚嫩的小猫咪脑袋,亮晶晶的眼睛,看到我倏然缩回下水道里,才知道它不是圈养的猫,是一个自力更生猫,而且还做了妈妈。我在菜市场买了几元钱的小白鱼放在石板上,它狼吞虎咽起来,看来真是饿了。
我愿意喂它未曾烹饪的生鱼,保留它的野性,我愿意它自由地生活,在它艰难之时,默默关注它,给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小猫咪与家养的不一样,虽然那么小,还在吃奶,可行动非常迅捷,一看有人,就钻到洞里,晚上出门时,总是感觉一团影子忽地一下过去了,有时还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真的见到什么,有时以为是黄鼠狼子。
有一天下班回家,看见邻居指着我门口的猫洞告诉小孩说:“那里有几只小猫咪。”小孩子闹着说:“我们去捉,我们去捉。”心里忐忑不安好久。
夏天的雨来得真快,黄昏的时候乌云满天,一会儿就大雨倾盆,下水道灌满了污水。我把院子门打开,期望老猫看在我给它喂鱼的交情上,带宝宝到我家来避难。我从玻璃窗偷偷往外看,伫立良久,终于失望了。
不顾大雨,我去外面察看它们的窝,水已经把它灌满。环顾左右,看到有两只猫藏在我种的老鼠刺下,我小心地靠近,温柔地“咪咪”叫着,想给它们一个温暖的家,可它们一下子就跑没影了。然后我在另一个地方发现另一只猫咪,它以为我想伤害它,也跑掉了。我装成它们的同类,“咪咪、咪咪”叫了好久,只叫得它们更加警惕。失望地回到家,孩子丈夫都关心地问猫咪的情况,全然不管我淋得像落汤鸡,儿子还取笑我像祥林嫂唤自己的孩子一样唤猫咪。
晚上好久睡不着觉,那几只小猫咪会在哪里呢?
它们对我充满敌意,我却对它们充满敬意:它们拒人千里之外,宁可饥餐露宿,也不愿过那种高兴时搂在怀里、不高兴时踹起一脚的生活,说起来怎么也比那些宁坐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自行车上笑的人强。
雨后,小猫老猫一起失踪好久,每天经过它们的窝时我都要瞄一眼,默默惦记担忧着它们,期待它们的出现。
昨天骑车回家时,我终于看到温馨的一幕:老猫懒洋洋地躺在那棵老鼠刺下,三个小猫围着它吃奶。车到门口,小猫一下子钻进洞里,老猫懒得动弹。作为一个母亲,它一定非常非常疲累,既要担心孩子的安全,又要喂饱它们。老猫总是瘪着肚子、眯着眼睛、懒洋洋的样子,小猫已比前些时大多了,行动敏捷,眼睛贼亮。说真的,我更担心惦记的是老猫,看到它衰弱的样子就心疼得不行。我赶到菜市场把最后一条活鲫鱼买了下来,还拣回一点鱼腮,趁它们吃时拍了两张照片。后来来了一个小孩,大呼小叫的,猫猫们又和我躲猫猫了。
今天晚上回家,想起从早到晚都没看见猫咪,问儿子,他说有只小猫钻过院墙的小洞到我家院子里一游。有此一游,就会有二游、三游、无数游。到外面草坪站了一会,眼睛睁大四处寻,看见有两小猫在草坪上飞快地经过,灵动的身躯就像是自由的旗帜。
我真喜欢它们奔跑的姿态,表示它们健康活着,没被收留做宠物。
(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