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中心医院临床药师 刘莉
“三素一汤”?是菜谱中的黄金搭档吗?呵呵,不是的,它是指抗生素、维生素、激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给药的简称。
我国对“毒”、“麻”、“精”、“放”药品有很严格的管理,但是对有些药物如激素、维生素却管理不严。不少患者也存在“打吊针,好的快”的误区,主动要求打吊针。这里面存在哪些弊端呢?
一、抗生素不是万能药
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1941年用于临床,在二战中,青霉素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到现在,80年过去了,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现在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能达到100%!
总的来说,滥用抗菌药物可以造成4大危害。一是产生细菌耐药性。世界上不断出现的“超级细菌”就是滥用的结果;二是造成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这是因为抗生素在杀死有害细菌的同时也杀死了我们肠道本身存在的有益的菌群;三是毒性反应。四是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例如感冒发烧、拉肚子大多是病毒感染,抗菌药物对这类感染“无能为力”。
二、维生素并不是绝对安全
对于感冒、拉肚子的病人,维生素只是起辅助治疗作用。只要患者可以正常进食,从食物中就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无需另外补充。平时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水溶性的从人体排泄掉了,浪费了;而脂溶性的维生素,如维生素D,可以在人体蓄积中毒,早期症状为厌食、恶心、倦怠、烦躁不安、低热、呕吐、顽固性便秘,体重下降。重者出现惊厥,血压升高心律不齐,烦渴,尿频、夜尿、甚至脱水、酸中毒、尿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管型等改变,随即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
三、激素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
如果正确使用,激素本身是一种非常好的药物。它具有抗过敏、抗炎、抗毒抗休克、免疫抑制的作用。但若是长期使用可以产生很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基层医院,孩子感冒发热,医生会用激素,激素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的退热。但是这样可能掩盖患者的病情,不能及时找到病因,从而延误治疗;长此以往,会使人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引起钙质吸收减少而排出量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造成骨骼发育障碍,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四、输液过多也有隐患
2009年美国人均输液1.3瓶,而中国是9瓶。“葡萄糖”并不像少数人理解的有“能增加排毒的作用”。其实,它在输液时所起的作用更多的是“三素”的“载体”。本身能作为能量被机体吸收利用,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但对于肠道功能正常,没有上吐下泻的患者,喝点儿糖水就能起到这种作用,根本无需通过吊针补液。相反,操作不当,输液过快或过多也会存在医疗安全隐患。比如输液中空气未排尽,或是连续输液时没及时重排空气,空气一旦进入静脉,可能形成“空气栓塞”,严重的可引起缺氧,令患者呼吸困难。
所以,在这里要告诉大家,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要轻易地尝试“三素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