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具的变迁
作者:陈云
本报记者 陈云 孩子们天性爱玩,各式各样的玩具自是必不可少。相比儿时玩泥巴就能玩得不亦乐乎的70后、80后们,现在儿童的玩具五花八门。玩具的背后,又折射出家长对孩子成长怎样的期待呢? 动手制作的少了 11月8日,走进曾都区东关学校,正好是学生大课间活动时间,在学生堆里穿行一圈,发现学生们玩着的玩具都是买来的,其中少见自己设计、动手制作的元素,如丢沙包游戏里自制的沙包等。 “家里有电动汽车、变形金钢、铠甲勇士……”学生周子涵说。见有记者采访,学生们纷纷围过来,高兴地介绍自己收藏的宝贝玩具。 回忆起童年时的玩具,70后、80后们更觉乐趣无穷,“那时我们的玩具虽简单而粗糙,但多是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在某行政单位上班的段女士回忆说,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流行玩丢沙包,几乎每个小女生都有一个自己制作的沙包,“玩跳房子时,用来在地上踢的东西也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比如用线串一圈田螺等。”在三友公司工作的代先生,至今仍记得小学时为了玩抓石子,自己用石头打磨的一副圆润、大小统一的石子,曾被伙伴们羡慕、觊觎了好一阵儿。 “以前孩子多自己制作玩具来玩,在这一过程中,动手能力自然能得到锻炼。而思考制作什么样的玩具才能出奇出新时,也是对孩子们的创新、设计意识能力的培养。”楚风社区五心幼儿园园长李艳林介绍说。 与电视网络更密切了 在曾都区东关学校对面的一家小商店里,摆满各种大小玩具,斗龙战士、火力少年王系列玩具数量明显要比其他玩具多得多。老板介绍,这也是近期卖得最好的系列玩具。“因为《斗龙战士》和《火力少年王》是电视上新近播出的几部动画片,而一但这部动画片不再热播,相应的系列玩具一般就卖不动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选择的玩具与网络、电视、手机等的联系也更密切了。据随州经济开发区淅河镇小学老师黄勤书介绍,现在很多学生很小就会在电脑上玩游戏,有同学甚至还在上课时玩手机上的游戏。在某事业单位上班的许女士的儿子今年7岁,虽然家里给他买的各类玩具不少,但他学习之外最喜欢的“玩具”是家里的电脑。 对此,黄老师鼓励家长加以引导:“儿童与同龄人一起游戏、玩玩具,也是在锻炼孩子与人沟通、交际的能力。时常独自无言对着电脑,孩子在与人沟通相处方面只怕会出现某些家长察觉不到的欠缺。” 按能力培养选购玩具 在曾都区楚风社区五心幼儿园,孩子们最喜欢玩的是一种类似于积木的插接玩具,幼儿将各种不同形状的小块材料进行插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认知,可以拼出不同的小动物、简易物体等。园长李艳林介绍说,对这一玩具,孩子们几乎百玩不厌。很多家长表示,家里很多当时孩子哭吵着要买的玩具,一般玩不了几天就丢在一边不玩了。 对此,李艳林说,幼儿在家庭里的玩具,仅仅是因为小孩子觉得有趣、好玩,而央求爸妈买的,买的是个新鲜、刺激,而一旦幼儿熟悉了这个玩具、没了新鲜感,自然就不喜欢了。而幼儿园在选择孩子们的玩具时,除了考虑便于清洗、不易毁坏,主要是考虑玩具在锻炼幼儿动手动脑、手眼协调、集中注意力方面的作用,和玩具的可集体操作性,一群幼儿在一起、又有老师从旁指引,孩子们换一种拼法,就会有新的不同的收获。 “积木,应该是除了动画系列玩具外,卖得最好的玩具了。”东关学校对面小商铺的老板介绍说。“积木要靠孩子自己动手拼接来玩,很多小孩家里都有一套。”李艳林说,自己10岁的儿子则对电子集成比较感兴趣,家里好几盒电子集成小设备,通过接线,可以让小灯泡变亮、让小风扇转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