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江开军 通讯员 程鹏
“备了一桌菜,来了两桌客”。2月24日,随县淮河镇白鹤湾村“农民讲习所”遇到意外“烦恼”:来听讲的人太多,摆好的200张凳子根本不够。
偌大的广场上,十里八乡的村民慕名赶来,凉亭下、球桌上,都坐满了人,可是还有100多人没座位。“我们不请自来,要向白鹤湾‘取经’呢。”从临近村赶来的村干部张明友说,“十九大召开以后,各村都向村民传经送宝,白鹤湾的‘讲习所’开了个好头。村民们也反映,乡村振兴怎么干,老百姓怎么致富,希望从‘讲习所’找到答案。”
“凳子不够了,说明人心聚齐了。”讲台上,白鹤湾村党支部书记王道学讲得特别起劲。他以《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为题,谈全面小康、民族复兴,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
“习总书记说,政策好不好,就看老百姓是哭还是笑。”王道学推心置腹地说,以前的白鹤湾穷啊,被人说“神仙下凡都救不活”,这几年成为全市美丽乡村,是因为遇到了国家政策这个“活神仙”。“现在,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惠农大礼包!”他清清嗓子说,“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农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谈到乡村振兴,台下热闹起来。“哪些产业能吃香呢?”“我们村咋个振兴法?”……问题像连珠炮一样抛出来。王道学一口气端出振兴白鹤湾8项举措,包括设施配套、消灭荒山、创办企业、发展旅游等。“有了这个大盘子,村民致富的路子就宽了。”他举例说,“刘敬礼返乡创办40亩家庭农场,王强建起500平米的旅游山庄,就是国家支持的好项目,可以享受融资贷款、配套设施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在王道学的蓝图里,全村3家合作社融合发展,带动村民参股经营,农田、山场、水面、村庄,整体构成种养结合的生态旅游大景区。
“照这样干下去,咱农村不比城里差呀。”“是啊,连武汉客商都来咱村了,要办400亩的农业观光园呢。”“咱家的玉米地,也要改成采摘园了。”村民们小声议论着。春寒料峭,但“讲习所”像一个大火炉,把大伙的心吸引在一起。
自由发言阶段,村民们依次上台。公益事业理事会会长梅伟说:“建设美好家园,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灵魂。”十星级文明户代表许兴红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人都要孝老爱亲,共建和谐大家庭。”
大家打开天窗说亮话,道理越讲越明。得知村里想建设一批公益设施,但是囊中羞涩。返乡创业的董西平坐不住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啊,我先带个头。”他当即捐款1000元,一场自发捐款活动立即开展。从王家湾村赶来的袁健也捐献100元说:“一场连凳子都不够的讲习,却点燃了我心中的激情,我今天就捐献两张凳子。”
当天,38人慷慨解囊,捐助现金31600元。王道学感慨道:“一场讲习,让我看到了道路的力量、理论的力量、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