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31日
会“说话”的里程表
  贺卫东
  陈雪握着红笔的手猛地一顿,笔尖在打印出来的邮件纸上戳出个小窟窿。非洲客户那句“贵厂提供的数据缺乏诚意,堪称不专业”的措辞,像根生锈的钉子扎进眼里。才接手外贸业务没几天,就碰到这样棘手的问题。
  “三百辆工程车的订单,就卡在这五年里程数据上了?”销售部经理把保温杯重重墩在桌上,水汽裹着枸杞味漫过来,“技术部说了,数据库只存三年记录,更早的车早拆解成废铁了。对了,你听说过老李吗?十年前驻非的销售员,就因为虚报里程数被开除了,说是实际跑了十八万,他非要报二十四万,最后以‘伪造记录’论处。估计他手里有里程数据,但肯定被销毁了。”
  “那他为什么要伪造里程记录呢?”,陈雪问。
  经理拿起杯子,抿了一小口,这才说:“这还不简单。骗点维修费、配件费呗!”
  “哦。”陈雪嘴里应了一句,但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离开经理室,她立马抱着文件夹冲进档案室。老张正踩着梯子整理顶层的旧档案,阳光从气窗斜切进来,在积灰的铁皮柜上投下菱形光斑,空气中飘着纸页发霉的味道。“找十年前的驻非资料?”老张扔下来个落满蛛网的纸箱,“老李的东西都在这儿,他被开除时,所有文件全在这里了。”
  纸箱底层压着个深蓝硬壳笔记本,烫金的“随州专汽厂”字样被虫蛀得只剩半个“汽”字。翻开第一页,泛黄的纸页上贴着张褪色的里程表照片,黑色数字“89652”旁边,用铅笔写着:“苏丹,2013年雨季,传动轴异响前的里程数。”字迹边缘沾着褐色的泥点,像是被雨水泡过又晒干。
  往后翻,每一页都贴着里程表照片。有的照片边角卷着毛边,有的被咖啡渍晕染,但背后的字迹始终工整:“赞比亚铜矿,第2年7个月,刹车片磨损临界值”“尼日利亚沼泽区,第1年3个月,轮胎纹路深度预警”。最后一页却贴着张车头照片,驾驶舱里,里程表指针卡在“187652”,玻璃罩裂了道蛛网纹,背后的字迹却异常用力:“刚果金矿区,第3年5个月,变速箱异响前兆。”
  陈雪的心思停顿在“240000”这个数字上。她想起非洲客户反复强调的细节:“我们的矿道全是碎石坡,晴天扬灰能埋到轮毂,雨天就是泥沼,普通里程表根本算不准损耗。”还有,老李作为一个资深销售员,难道就为了骗点配件钱,那又有多大点意义呢?她摸出手机按旧名片上的号码拨号,传出来是空号,估计是换电话了。
  第二天,她终于在一个老旧小区找到了老李。听到陈雪的来意后,老李告诉她:“去停车场东南角,那辆‘老伙计’还在。它的里程表,比我会说话。”
  中午下了一场雨。吃完午饭,陈雪便踩着积水钻进报废停车场。铁丝网锈得掉渣,蒿草长到膝盖高。东南角果然停着辆蒙尘的工程车,车头的“随州专汽”字样被腐蚀得只剩轮廓,驾驶室的玻璃碎成蛛网状。她拉开车门时,金属摩擦声惊飞了车底的麻雀,方向盘上的皮质套子烂成了絮状。
  里程表的指针确实停在“187652”。但在仪表盘下方的塑料壳上,有道用钥匙刻的痕迹:“×1.28”。陈雪正蹙眉思索,手机再次响起,是老李打来的:“看出名堂了?当年刚果金矿区换车,按合同得原厂回收旧车。我特意在交接单写了‘重点回收’,想着这些数据总有用。没想到车运回来时,他们看到里程表与我申报的不符,把我给开除了。这辆车是我最大的‘罪证’,便一直留在那里了。”
  陈雪突然想起非洲客户提供的矿区资料——会不会那里的碎石路面对轮胎和变速箱的损耗,是普通公路的1.28倍?她掏出计算器摁了几下:187652乘以1.28,结果是240194.56,四舍五入正好是240000。
  “当年我和对方工程师一起,实测三个月才算出这个系数,报表里写得明明白白,”老李的声音在听筒里发颤,“可没人信呐!”
  陈雪抱着笔记本冲进会议室时,非洲代表正把文件塞进公文包。翻译说:“我们老板觉得,连五年数据都拿不出,说明贵厂对矿区路况根本不了解。”陈雪没说话,先把报废车的照片投到幕布上,又翻到笔记本里那张刚果金矿区的里程表照片。
  “2015年,这辆车在刚果金矿区跑了三年。”她指着照片背后的字迹,“按普通里程算,十八万公里只需要保养四次。但按1.28的损耗系数折算后是二十四万公里,老李当年建议客户保养六次。这是当年的保养记录,”她抽出份泛黄的单据,“客户签字确认,三年零故障。”
  听到这里,穿西装的非洲老板微微点头,表示赞赏。突然,他“咦”了一声,指着照片里露出的半截搪瓷缸——缸身上印着“为人民服务”字样。“这个缸子,我叔叔有一个!”他抓过笔记本翻到中间,指着一张黑人司机靠在车头的照片,“这就是我叔叔!他总说当年有个中国销售员,比当地人还懂矿区的路。”
  翻译还在为陈雪翻译,而陈雪只是微微一笑,她是学外贸的,早就听懂了老外说的是什么。
  订单签完那天,陈雪请老李回了趟厂。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夹克,站在销售部新辟的“地域路况档案墙”前,看着自己的笔记本被封在玻璃柜里,旁边摆着那辆报废车的里程表拓片。阳光透过玻璃照在“×1.28”的刻痕上,像道终于被看见的伤疤。
  “当年被骂骗子的时候,”老李的喉结动了动,“就盼着有一天,这些数字能自己开口。自那以后没有人相信我,只到碰见你!”
  一个月后,刚下线的工程车列队驶出,车身上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字样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每辆车的维修保养手册里,保养里程都按照地域损耗系数进行了换算。刚果金矿区的1.28、苏丹雨季的1.53、赞比亚铜矿的1.17……。
  销售部的打印机还在嗡嗡作响,新打的“维修保养手册”堆成了小山。陈雪拿起笔,在笔记本扉页写下老李说过的话:“或许数据会说谎,但道路不会。”并在下面打了一条横杠。当笔尖划过纸页时,她特意放轻了力道,笔迹纤细却清晰,像条通往远方的路。
  (作者系随县均川镇药山人,央属国企高管)